[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岩溶地基的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112449.6 申请日: 2017-02-07
公开(公告)号: CN206467648U 公开(公告)日: 2017-09-05
发明(设计)人: 曹元平;王应铭;高志伟;王向阳;舒磊;唐明虎;聂力功;王平;朱婷;宋林芝;贺鹏;郭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D3/08 分类号: E02D3/08;E02D5/34
代理公司: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 代理人: 李罡
地址: 710043***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处理 岩溶 地基 深埋式桩 复合 板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溶地区筑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岩溶地基的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位于岩溶区车站道岔的路堤地段,一般采用深埋式桩板结构处理。

当钢筋混凝土板上有6-12m的填土荷载,结构计算时,满足钢筋混凝土板的冲切能力,板需1.5m厚。由于板厚过大,个别的铁路路基岩溶地基处理工程,采用桩、梁、板结构处理岩溶地基(见图4)。

桩、梁、板结构的传力方式为板承受土的荷载,梁承受板传来的荷载,桩承受梁传来的荷载。其结构体系的缺点是梁承受板传来的荷载,梁、板不能共同承担承受荷载,势必造成梁、板截面尺寸较大。再者,梁和板是分离的,需要待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施工板,工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岩溶地基的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处理岩溶地基的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于路堤填土下方设置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底面设置有垂直相交呈格状布置的纵梁和横梁,纵梁和横梁的交点处下方设置有钻孔灌注桩。

纵梁和横梁的交点处向下设置凸台,钻孔灌注桩桩顶位于凸台底面。

钢筋混凝土板、纵梁、横梁和凸台为同时浇筑的整体复合梁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相对于桩板结构,在板内设置纵梁、横梁后,纵梁、横梁及板共同承担荷载,提高结构的抗冲切、抗剪能力。

2.相对于桩、梁、板结构,纵梁、横梁及板共同承担荷载,复合梁板结构的纵梁、横梁及板断面尺寸减小,节约了工程投资。

3. 纵梁、横梁及板同步浇筑,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断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图。

图3为深埋式桩板结构图。

图4为深埋式桩、梁、板结构图。

图中,1-钻孔灌注桩,2-纵梁,3-横梁,4-钢筋混凝土板,5-路堤填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岩溶强烈发育及环境敏感等地段,不宜采用注水泥浆处理。为保证这些地段铁路的稳定,一般采用桩板结构处理。如图3所示,在位于岩溶区车站道岔的路堤地段,采用深埋式桩板结构处理。深埋式传统桩板结构的板为平板,由于板上部路堤的荷载较大,为满足平板的抗冲切、抗剪要求,板厚过大。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处理岩溶地基的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于路堤填土5下方设置钢筋混凝土板4,钢筋混凝土板4底面设置有垂直相交呈格状布置的纵梁2和横梁3,纵梁2和横梁3的交点处下方设置有钻孔灌注桩1。纵梁2和横梁3的交点处向下设置凸台,钻孔灌注桩1桩顶位于凸台底面。

钢筋混凝土板4、纵梁2、横梁3和凸台为同时浇筑的整体复合梁板结构,即在板内加设抗冲切、抗剪的纵梁、横梁,提高平板的抗冲切、抗剪能力。

结合黔张常铁路DK49+556.00~DK49+913岩溶路基工程,介绍其具体的实施步骤:

步骤一:地表整平至钢筋混凝土板4的底面,铺砌0.1mC15混凝土垫层。

步骤二:施做钻孔灌注桩1。桩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时,应对桩头进行处理,距桩顶面50cm范围内的桩头应人工凿除。

步骤三:钻孔灌注桩1施工完成28天后,对桩进行无损检测。桩长小于40m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全部基桩进行成桩质量检测;桩长大于40m采用声波投射法对全部基桩进行成桩质量检测。

步骤四:在纵梁2、横梁3位置处,开挖纵、横向的矩形沟槽,矩形沟槽的底面及两侧沟壁铺砌0.1mC15混凝土,作为纵梁2、横梁3的护壁。

步骤五:按设计图先布置纵梁2、横梁3的钢筋,再布置板4的钢筋。

步骤五:立模,同时浇筑钢筋混凝土纵、横梁和板,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步骤六:复合梁、板施做后,应及时进行覆盖、保湿、保温养护1~2月。养护期结束后,为避免其长时间暴露,受温度变化影响,板面覆盖不小于5cm厚的麦草进行保护。

步骤七:复合梁、板上部路堤填土5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2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