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弱土层中高层建筑基础浅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2188.8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雄;关永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2D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弱 土层 高层建筑 基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软弱土层中高层建筑基础浅埋结构,属于高层建筑基础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了在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建筑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层发展,层数越来越多,高度不断增高,建筑的地基基础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础的选型和埋深还会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造价及工期。故基础尽量采用浅埋将会减少工程的造价及缩短工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方便实用的软弱土层中高层建筑基础浅埋结构。本实用新型造价低,易操作,施工合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软弱土层中高层建筑基础浅埋结构,高层建筑在地面下设有天然地基,或在地面下设有桩基础;上述天然地基的基础埋深可小于高层建筑从地面算至建筑物最顶层屋面板高度的1/15;上述桩基础的基础埋深小于高层建筑从地面算至建筑物最顶层屋面板高度的1/18。
本实用新型的软弱土层中高层建筑基础浅埋结构,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和上部结构抗倾覆的条件下减小建筑基础的埋深,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下,做到方便基础开挖,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弱土层中高层建筑基础浅埋结构高层建筑在地面下设有天然地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弱土层中高层建筑基础浅埋结构高层建筑在地面下设有桩基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软弱土层中高层建筑基础浅埋结构,高层建筑3在地面4下设有天然地基1,或高层建筑3在地面4下设有桩基础2。
本实施例中,上述天然地基1的基础埋深小于高层建筑3从地面4算至建筑物最顶层屋面板高度的1/15,建筑物最顶层屋面板高度也称为主要屋面高度,建筑物最顶层屋面板高度不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
本实施例中,上述桩基础2的基础埋深小于高层建筑3从地面4算至建筑物最顶层屋面板高度的1/18,建筑物最顶层屋面板高度也称为主要屋面高度,建筑物最顶层屋面板高度不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
本实施例中,上述桩基础2的长度不计在埋置深度内,由于高层建筑竖向构件嵌固于承台面,桩仅作为支承承台的传力构件,故其基础埋置深度根据现行规范要求仅算至承台底面。
当基础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和上部结构抗倾覆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建筑基础的埋深。上述基础要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和上部结构抗倾覆要求。
本实用新型主要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3的基础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在确定埋深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体型、地基土质、抗震烈度等因素。基础埋置深度从室外地面3算至基础底面,如果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侧向限制时,埋置深度应从具有可靠侧向限制的地面算起。对于天然地基1,其基础埋深不宜小于高层建筑3从室外地面4算至主要屋面高度的1/15;对于桩基础2,其基础埋深不宜小于高层建筑3从室外地面4算至主要屋面高度的1/18,桩的长度不计在埋置深度内。对于一些较高的高层建筑3,若无设置地下室或地下室周边无填土约束时按规范要求的基础埋置深度会不方便施工单位开挖基础且不经济。当根据工程的相关地质勘探资料,若建筑物地基能采用岩石地基或上部结构采用较规则结构,适当加大基础的截面尺寸,在重力荷载与水平荷载标准值或重力荷载代表值与多遇地震标准值共同作用下,对于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3,基础底面不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3,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且需保证基础周边回填土的密实度,从而增加建筑物的抗倾覆能力,并采用结构计算软件复核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和上部结构抗倾覆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即可尽量减少基础埋置深度。在佛山市禅城区季华北路西侧、同济路南侧地块一项目中,由于项目场地地势较低,其地下室直接在现有场地施工底板,地下室仅一侧有填土,其余三侧临空,按规范要求其基础埋深应从地下室底板开始算起。现设计建筑物总高度为97.90m,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本工程基础采用圆500管桩基础,一般设计其基础埋深需达到5.4m深,现场地地面以下约10m土层大部分为淤泥质土。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软弱土层中高层建筑桩基础承台浅埋结构处理技术,结构设计时使上部结构的平、立面不规则项小于3项,加大桩基础承台尺寸,承台厚度加厚为2.2m,承台间设置有250厚的基础板,板配置双向双层钢筋网(每层每向配筋率不小于0.25%)。在基础承台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土前,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选用粗、细砂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小于250mm,压实系数达到0.94以上。通过采用PKPM软件,建立模型计算,其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和上部结构抗倾覆均满足现行的相关规范要求,故本项目高层建筑3的桩基础2埋深放松到2.2m。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下,做到方便基础开挖,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21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门禁功能的酒店客房管理系统
- 下一篇:新型海底裙式吸力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