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水下固定“频率目标”定位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0980.X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1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汪天博;黎俊楠;张继明;赵义;汤红梅;李宪华;张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1/14 | 分类号: | G01S11/14;G01H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阻抗 分析 水下 固定 频率 目标 定位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水下固定“频率目标”定位的实验装置,尤其涉及基于阻抗分析理论的水下固定频率目标探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一个快捷、简便、有效的方法来迅速对复杂环境下的水下固定“频率目标”进行探测、定位。马航事件,暴露出各国的先进技术对于水下搜寻、探测的无奈。近年,我国在水下声音探测关键性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大多还处于理论和实验室阶段。因此,加快水下固定频率目标(黑匣子)探测及识别的研究步伐,提升我国水下探测科技实力,很有必要。
压电阻抗技术是最近二十多年才兴起的一项新的检测技术。利用压电阻抗技术来探索构造物结构损伤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者的热门话题,现在国内外学者利用该技术在金属梁结损伤及加载实验、混凝土梁结构的损伤及各种加载实验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在做加载动态信号梁的扫频阻抗分析时,被加载的动态信号梁与仅对梁的各阶固有频率非常敏感,还对加载的动态信号非常敏感。发明者发明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飞机黑匣子探测实验装置及方法”,专利号为2014106196608,该发明模拟了如何探测落水后的飞机黑匣子的实验装置及探测方法,但不能实现对固定“频率目标”的定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的基于阻抗分析理论的固定“频率目标”定位的实验装置,不仅能实现对固定“频率目标”的探测,还能够实现对固定“频率目标”的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水下固定“频率目标”定位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超声信号接收组件(301)、阻抗分析网络训练组件(302)组成及超声信标(8)组成;超声信号接收组件(301)由阻抗信号接收器(1)、导线1(4)、导线2(5)组成;超声信号接收组件(301)能够接收并识别水下固定“频率目标”的信号,并通过阻抗分析网络训练组件(302)对信号的处理,完成对水下固定“频率目标”的信号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2、3、4、5、6、7、8所示,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水下固定频率目标定位的实验装置由超声信号接收组件(301)、阻抗分析网络训练组件(302)组成及超声信标(8)组成;超声信号接收组件(301)由阻抗信号接收器(1)、导线1(4)、导线2(5)组成;其中阻抗信号接收器(1)由球形PZT组件(303)、导线套管组件(304)及浮球组件(305)组成;所述的球形PZT组件(303)由球形PZT底座(10)、球形PZT压电陶瓷(9)、O型密封圈1(11)、O型密封圈2(14)、导线固定塞(12)、端盖(13)组成;导线套管组件(304)由导线1(4)、导线2(5)、导线定位塞1(16)、导线定位塞2(17)、高强度塑料管(15)组成;浮球组件(305)由硬质塑料下盖(18)、泡沫浮球(19)、硬质塑料上盖(20)、螺母1(21)、螺栓1(22)、螺母2(23)、螺栓2(24)组成;阻抗分析网络训练组件(302)由塑料管固定装置(3)、导线1(4)、导线2(5)、阻抗分析仪(6)、计算机及神经网络分析系统(7)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采用了泡沫浮球(19)的方式,利用浮球的浮力,可以将阻抗信号接收器(1)保持在水面上,并可以改变其位置,只需将其置于水面即可;采用的高强度塑料管(15)也可以控制球形PZT压电陶瓷(9)的下潜深度;球形PZT压电陶瓷(9)的优点是作为球形,来自各个方向的信号都可以接收到,且表面均匀,接收信号比较稳定,可以适用于探测来自海底各个方位的频率信号。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水下固定频率目标定位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与以往的水下固定“频率目标”的探测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实现对水下固定“频率目标”的探测,还能实现对水下固定“频率目标”的定位,同时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阻抗信号接收器(1)采用的球形PZT压电陶瓷(9),可以适用于探测来自海底各个方位的频率信号,探测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为水下固定“频率目标”的探测及定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设计依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超声信号接收组件(301)三维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球形PZT组件(303)爆炸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套管组件(304)爆炸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浮球组件(305)爆炸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