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加式力标准机上的增压伺服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10596.X | 申请日: | 2017-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0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海;张广强;孙云江;咸军;杨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新路昌试验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3/06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8 | 代理人: | 曲洋 |
| 地址: | 2503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叠加 标准 增压 伺服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伺服控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叠加式力标准机上的增压伺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力标准机是根据其力产生原理可分为四类:静重式力标准机、杠杆式力标准机、液压式力标准机、叠加式力标准机。现有的叠加式力标准机增压伺服控制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对系统进行供油。现有的叠加式力标准机增压伺服控制装置不能很好地实现对液压脉动的隔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加式力标准机上的增压伺服控制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叠加式力标准机上的增压伺服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叠加液控单向阀、电磁球阀、增压油缸和主油缸,主油缸的一端与增压油缸的A2端连接,增压油缸的A2端与增压油缸的增压室连通,增压油缸的A2端分别与电磁球阀的输入端、叠加液控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主油缸的K2口连接叠加液控单向阀8的控制端输入口,叠加液控单向阀的控制端输出口和叠加液控单向阀的输出口均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两个输入口,第二电磁换向阀的一个输出口连接定量系统供油口和第二溢流阀,第二溢流阀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另一个输出口和电磁球阀的输出口,增压油缸的A1输出口连接第一溢流阀的一个输入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的一个输出口,增压油缸的A1输出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另一个输入口和第一溢流阀的另一个输入口,第一电磁换向阀的一个输出口连接伺服系统供油口,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另一个输出口连接第一溢流阀的输出口和第二溢流阀的输出口。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增压油缸上安装第一耐压压力表。所述第二溢流阀的输入口安装第二耐压压力表。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一个输出口安装第三耐压压力表。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叠加液控单向阀、电磁球阀、增压油缸和主油缸均安装在箱体内部,箱体上部安装箱盖,箱体与箱盖之间安装快速稳定连接装置,所述快速稳定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插接杆,固定板安装在箱盖上,插接杆安装在箱体上,固定板呈倒置的U形板结构,固定板套在插接杆的上端,插接杆上开设固定孔,固定板的下部一侧开设透孔,固定板的另一侧开设盲孔,透孔内安装固定杆,固定杆能在透孔内滑动,固定杆能穿过固定孔,固定杆的一端能与盲孔插接配合,固定板的外侧安装连接管,连接管位于透孔侧部,固定杆的另一端安装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固定杆配合,轴承的外圈安装固定管,固定管为一端封口的管状壳体,固定管的封口端与轴承配合,固定管的内侧设置内螺纹,连接管的外侧设置外螺纹,连接管与固定管通过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管路连接结构,在使用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叠加液控单向阀、电磁球阀、增压油缸和主油缸结合后,有效实现了对液压脉动的隔离,有效降低了伺服控制的系统压力。满足了叠加式力标准机负荷波动性的万分之一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图2的Ⅰ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叠加式力标准机上的增压伺服控制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3、第一溢流阀5、第二溢流阀6、第二电磁换向阀7、叠加液控单向阀8、电磁球阀9、增压油缸11和主油缸12,主油缸12的一端与增压油缸11的A2端连接,增压油缸11的A2端与增压油缸11的增压室连通,增压油缸11的A2端分别与电磁球阀9的输入端、叠加液控单向阀8的输入端连接,主油缸12的K2口连接叠加液控单向阀8的控制端输入口,叠加液控单向阀8的控制端输出口和叠加液控单向阀8的输出口均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7的两个输入口,第二电磁换向阀7的一个输出口连接定量系统供油口14和第二溢流阀6,第二溢流阀6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7的另一个输出口和电磁球阀9的输出口,增压油缸11的A1输出口连接第一溢流阀5的一个输入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3的一个输出口,增压油缸11的A1输出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3的另一个输入口和第一溢流阀5的另一个输入口,第一电磁换向阀3的一个输出口连接伺服系统供油口13,第一电磁换向阀3的另一个输出口连接第一溢流阀5的输出口和第二溢流阀6的输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新路昌试验机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新路昌试验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