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收集醇类物质的沼气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0351.7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8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彪;孙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彪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 物质 沼气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收集醇类物质的沼气发生器。
背景技术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初是在沼泽、湖泊、池塘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叫它沼气。沼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而且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秸秆、薪柴、煤炭等。农村沼气把能源建设、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农民增收链接起来,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生活文明。发展农村沼气,优化广大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优质能源供应、缓解国家能源压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沼气发酵产生过程中,同时产生醇类物质,这些醇类物质挥发并遇冷凝结后落到发酵罐底部,同料渣一起排放,并没有得到有效使用,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中,可将同时产生的醇类物质收集并加以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可收集醇类物质的沼气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收集醇类物质的沼气发生器,包括发酵罐,在发酵罐顶部设置观察门,在发酵罐侧壁设有进料口,在发酵罐一侧设置沼气收集罐,在发酵罐顶端和沼气收集管之间连接沼气管道,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发酵罐内壁上部位于进料口上方设置醇类收集环,所述醇类收集环顶部为收口状,且在发酵罐侧壁位于醇类收集环处设置醇类管道,在醇类管道延伸端连接醇类收集罐;在发酵罐内设置搅拌器,所述搅拌器是由横穿发酵罐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构成,且在发酵罐一侧设置与搅拌轴连接的搅拌电机;在发酵罐一侧设有料渣收集池,在发酵罐底部与料渣收集池之间连接料渣管道,在料渣收集池内位于料渣管道出口下方设置滤板,且在料渣收集池内底部设置排液泵,安装在排液泵出口的排液管穿过料渣排液池外壁引出外部。
进一步优选,所述发酵罐和排渣管道由内向外依次由陶瓷层、钢铁层、混凝土层、钢铁层和橡胶层构成,增强发酵罐和排渣管道的防腐、抗压、保温能力。
进一步优选,在沼气管道和醇类管道上分别安装过滤器,提高醇类物质和沼气的纯度。
进一步优选,在发酵罐顶部安装温度表和压力表,便于发酵罐内部温度和压力的监控。
进一步优选,在料渣管道尾端安装球阀,提高定期排放料渣的可控性。
进一步优选,在料渣管道首端安装闸阀,排放料渣时先后打开闸阀和球阀,防止料渣排放压力过大冲击损坏球阀。
进一步优选,在料渣收集池内底部均布座置支撑座,所述滤板座置在支撑座上,提高滤板的整体结构强度,防止滤板受力弯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发酵罐内壁上部位于进料口上方设置醇类收集环,所述醇类收集环顶部为收口状,且在发酵罐侧壁位于醇类收集环处设置醇类管道,发酵罐中的粪便发酵过程中,沼气聚集在顶部经沼气管道排放到沼气收集罐中,醇类挥发到顶部凝结流经到醇类收集环处经醇类管道流到醇类收集罐中,分别将沼气和醇类物质收集,使之加以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2、由于在发酵罐内设置由横穿发酵罐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构成的搅拌器,且在发酵罐一侧设置与搅拌轴连接的搅拌电机,发酵过程中,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器搅拌发酵罐内的粪便,缩短了发酵罐内粪便的发酵时间,提高了发酵罐内粪便的发酵效率。
3、由于在发酵罐一侧的料渣收集池内位于料渣管道出口下方设置滤板,且在料渣收集池内底部设置排液泵,安装在排液泵出口的排液管穿过料渣排液池外壁引出外部,将发酵罐排出的料渣进行固液分离,便于固液分离处理后的料渣和水分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醇类收集环的俯视图:
图中:1-发酵罐,2-沼气收集罐,3-沼气管道,4-醇类收集环,5-醇类管道,6-醇类收集罐,7-过滤器,8-搅拌器,9-搅拌电机,10-料渣收集池,11-料渣管道,12-闸阀,13-球阀,14-滤板,15-支撑座,16-排液泵,101-观察门,102-温度表,103-压力表,104-进料口,801-搅拌轴,802-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彪,未经王文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