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热南方人工种植红豆杉种籽油胚粉末的甑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9455.6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8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番啟富;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冲市百合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9100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固东***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热 南方 人工 种植 红豆杉 种籽 粉末 甑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加热南方人工种植红豆杉种籽油胚粉末的甑子。
背景技术
红豆杉种籽油压榨过程中,需要蒸胚末,将土灶上大铁锅的水用木柴烧开,然后放入木甑子,甑背底部用棉纱布垫好,将油胚末倒入木甑子中,盖上甑盖,用大火蒸30分钟左右,这个环节将起到杀菌的同时还将油胚末中的油全部激活以便提高出油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加热南方人工种植红豆杉种籽油胚粉末的甑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甑子体、甑子盖、固定箍和甑子底,所述的甑子还设置有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设置在甑子盖顶部和/或甑子体侧面,所述的甑子体为红豆杉木材,所述的甑子体壁厚为25~3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传统的木甑子壁厚只有20mm,我们的木甑子从材质上把它变为了红豆杉木材,高650mm,直径600mm,壁厚加到了30mm。传统的木甑子底部没有蒸汽引流管,我们用竹子做了六根200mm长的蒸汽引流管,这样做不仅保温好,而且蒸汽引流管的设置使得甑子内升温快,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甑子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剖示意图(缺甑子盖);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缺甑子盖);
图中:1-甑子体,2-甑子盖,3-引流管,4-固定箍,7-甑子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甑子体1、甑子盖2、固定箍4和甑子底5,所述的甑子还设置有引流管3,所述的引流管3设置在甑子盖2顶部和/或甑子体1侧面,所述的甑子体为红豆杉木材,所述的甑子体壁厚为25~35mm。
所述的引流管3设置多跟且深入到甑子内部,同时深入的长度参差不齐,这样一来,甑子底部的蒸汽网上串,同时甑子顶部通入的蒸汽直接通入到甑子内的各个高度,使得升温迅速。
所述的甑子盖2直径大于甑子体1外直径,甑子盖2扣合于甑子体1上,密封配合。
所述的引流管3设置6~8根。
所述的引流管3与甑子体1和/或甑子盖2接触的部位采用密封胶密封,保证密封效果,使得热能的回收率达到最高。
所述的甑子呈圆柱形或者椭圆形。
所述的甑子底5纵切面呈弧形结构,设置于甑子内侧的凸形台上,两者承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甑子壁厚为壁厚为30mm。
所述的甑子高600~700mm,直径550~650mm。
优选地,所述的甑子高650mm,直径600mm。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红豆杉籽油榨油过程中的蒸胚粉末专用,将蒸炀灭菌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回收利用,用蒸汽引流管将其引入到甑子内,不仅提高了蒸胚粉末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加热时间,同时达到了热能的回收利用的目的,起到了节能的作用,一举两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冲市百合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腾冲市百合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9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