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合成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9422.1 | 申请日: | 201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8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祥枫水性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01 | 分类号: | C08F2/01;C08F2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513058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丙烯酸 树脂 乳液 合成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合成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相比,水性涂料具有价格低、使用安全,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公害等优点,因而已成为当前发展涂料工业的主要方向。水性丙烯酸烯树脂涂料是水性涂料中发展最快、品种最多的无污染型涂料。
水性丙烯酸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乳液、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亦称水可稀释丙烯酸)及丙烯酸树脂水溶液。乳液主要是由油性烯类单体乳化在水中在水性自由基引发剂引发下合成的,而树脂水分散体则是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或逐步溶液聚合等不同的工艺合成的。从粒子粒径看:乳液粒径>树脂水分散体粒径>水溶液粒径。从应用看以前两者最为重要。
在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生产中需要将多种涂料送入反应装置中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伴随产生大量气泡,需要将其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合成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合成反应装置,包括容器,上盖;所述容器内部形成腔体,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分别穿过所述上盖并伸入腔体中,所述容器内壁上间隔设置空心格条,空心格条朝向腔体一面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通孔,空心格条底部设置第二通孔,空心格条上端与导管连接,所述导管穿过上盖,容器下端设置出料管。
所述上盖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电机,所述电机与搅拌杆连接,所述搅拌杆穿过上盖并伸入腔体靠近容器底部,搅拌杆位于腔体部分沿外圆周间隔设置叶片,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叶片转动,进而对腔体内的涂料进行搅拌。
所述容器截面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
所述出料管设置在容器底部或者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容器内壁上设置空心格条,空心格条上设置通孔,从而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顺着空心格条排出,避免了气泡在腔体内部的聚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合成反应装置,包括容器1,上盖6;容器1截面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容器1内部形成腔体2,第一进料管8、第二进料管13分别穿过上盖6并伸入腔体2中,待反应涂料通过第一进料管8、第二进料管13输送至腔体2中,容器1内壁上间隔设置空心格条3,空心格条3朝向腔体2一面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通孔4,空心格条3底部设置第二通孔5,空心格条3上端与导管7连接,导管7穿过上盖6,涂料在腔体2中反应时产生的气泡顺着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进入空心格条3,再通过导管7从腔体2中排出。上盖6中间位置设置电机10,电机10与搅拌杆11连接,搅拌杆11穿过上盖6并伸入腔体2靠近容器1底部,搅拌杆11位于腔体2部分沿外圆周间隔设置叶片12,通过电机10的转动带动叶片12转动,进而对腔体2内的涂料进行搅拌。容器1下端设置出料管9,出料管9设置在容器1底部或者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祥枫水性树脂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祥枫水性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9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