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偏心蝶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07101.8 | 申请日: | 2017-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安;刘新宇;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阀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36;F16K1/42;F16K4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偏心蝶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偏心蝶阀,一般采用的结构是在上下轴孔内安装普通轴套,这种结构在有颗粒介质的工矿中使用时,颗粒物极易进入阀杆导向轴承内部,从而造成蝶阀卡死的现象。
另外,现有的双偏心蝶阀与工业管道法兰连接时蝶阀的两端都加装有法兰垫片,法兰垫片容易丢失,并且还增加了蝶阀的使用成本。
另外,现有的双偏心蝶阀主要采用平面与平面贴合的方式实现密封,阀门打开后介质里的颗粒物极易附着在密封面上,并且颗粒物附着在密封面上后还会逐渐堆积,这样蝶阀关闭后介质仍会从两个贴合的表面之间的缝隙泄露,从而影响整个蝶阀的密封性。
另外,现有的双偏心蝶阀上端一般采用采用填料密封,这种密封方式使得拧动蝶阀所需要的扭力变大,使用时如果对阀门施加的预紧力不够容易导致阀门内泄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偏心蝶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偏心蝶阀,包括内部中空的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阀板,所述阀板固定设置在一阀杆的外周壁上,所述阀杆的上端凸出于所述阀体,所述阀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阀杆与所述阀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阀杆用于控制所述阀板的打开和关闭;所述阀杆的上端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的位置设有上密封结构,所述上密封结构包括衬套和第一轴承,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的正上方,所述衬套和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阀杆上端的外周壁上,并且所述衬套和第一轴承镶嵌在所述阀体的上部;所述阀杆的下端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的位置设有下密封结构,所述下密封件包括一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设在阀杆下端的外周壁上,并且所述第二轴承镶嵌在所述阀体的下部;所述阀体的法兰面上固设有圆环形的阀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的下端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有第一轴承密封圈;所述第二轴承的上端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第二轴承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阀板的外周缘设有圆弧形凸起,所述圆弧形凸起用于在蝶阀关闭时与阀座的内壁紧密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阀座上套设有硫化橡胶套,所述硫化橡胶套的左侧凸出于阀体的法兰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内衬有聚四氟乙烯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偏心蝶阀,阀杆上的衬套代替了传统的填料密封,既实现了蝶阀与外部密封,又降低了蝶阀关闭时所需要的扭力(预紧力),避免了蝶阀关闭时人手或者控制设备对阀杆施加的扭力(预紧力)不够导致蝶阀无法正常关闭而造成介质在蝶阀内部泄露的现象;第一轴承密封圈和第二轴承密封圈能够避免颗粒物和杂质进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这样就使得该蝶阀能够在颗粒物较多的工矿环境或者杂质较多的污水环境下使用,从而扩大了该蝶阀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偏心蝶阀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偏心蝶阀,包括内部中空的阀体1,阀体1内设有阀板2,阀板2固定设置在一阀杆3的外周壁上,阀杆3的上端凸出于阀体1,阀杆3的下端设置在阀体1的内部,阀杆3与阀体1之间转动连接,阀杆3用于控制阀板2的打开和关闭;阀杆3的上端与阀体1转动连接的位置设有上密封结构4,上密封结构4包括衬套41和第一轴承42,衬套41设置在第一轴承42的正上方,衬套41和第一轴承42套设在阀杆3上端的外周壁上,并且衬套41和第一轴承42镶嵌在阀体1的上部;阀杆3的下端与阀体1转动连接的位置设有下密封结构5,下密封件包括一第二轴承51,第二轴承51套设在阀杆3下端的外周壁上,并且第二轴承51镶嵌在阀体1的下部;阀体1的法兰面上固设有圆环形的阀座6,阀板2与阀座6抵接后实现蝶阀的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阀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阀流体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7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为核反应堆冷却系统脱气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蝶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