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升降调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6603.9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叶正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涵永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06 | 分类号: | A63B2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升降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升降调整结构,尤指座管的管体内为穿入有座垫的座垫杆,并在座垫杆内安装有调整机构的连杆,且连杆下方处结合有卡制件,便可向上扳动于连杆上方处的操作部,并连动卡制件脱离于座管内部的扣持体进行座垫上下高度调整,再向下扳动于操作部使卡制件扣持于扣持体形成锁定状态。
背景技术
按,随着现今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使现代人普遍存在有久坐或运动量不足的现象,导致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肥胖及体能欠佳等文明病机会大增,惟有经常运动,强化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有助于排除心理压力才可保持最佳的体适能状况,加上现代人对于健康休闲与运动相对重视,使运动器材也已由健身中心逐渐普及到一般的家庭中使用,让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运动。
再者,市面上常见的运动器材主要有跑步机、健身车、椭圆机、踏步机、塑体健身机、重量训练机等,其中健身车属于典型的模拟户外运动的有氧健身器材(如模拟公路脚踏车为设计主轴,可模拟出爬坡、山地、冲刺等动作),也可称为心肺训练器材,可以进行心肺能力与肌耐力训练、改善体质及长时间消耗脂肪而具有健身的效果。
一般健身车的动作原理系通过使用者踩踏于脚踏以皮带或链条传动方式来带动飞轮(也称为阻力轮)转动,并利用飞轮本身自重产生的惯性传动力量达到一定的运动效果,且该飞轮阻力产生的方式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利用刹车片与飞轮摩擦来调整阻力,而另一种是利用电阀磁阻系统的磁力变化来控制阻力(一般称为磁控),以实现各种不同运动强度的要求,并营造出各种情境的变化且训练容易上手,无论是入门或进阶者都能找到适当的运动频率,达到更有效的有氧训练,对于加强心肺功能、下半身肌力增加及核心肌群稳定性也有所 提升。
而健身车除了可凭借设定飞轮上的阻力来适应各种不同运动强度的要求之外,使用者在骑乘健身车的运动姿势也是影响舒适性与训练效果的关键,由于健身车的座垫高度和使用者骑乘姿势相关,不适合的高度会造成膝盖的受伤,并降低踩踏的效率,对于肌肉和膝关节会造成额外的负担,所以正确的乘坐高度可保护膝盖和发挥踩踏的能量,让脊椎处于放松的状态,使骑乘训练效果更好且舒适轻松,惟该健身车的座垫高度调整方式,一般系采用双重旋钮设计的座椅调整机构,让使用者可通过旋转于座管上的旋钮松开座管中穿入的座垫杆,并调整座垫杆伸缩的长度来调整座垫上下的高度后,再锁紧旋钮完成调整的动作,但此种座椅调整机构只能凭借着目测与经验先调整座垫大概的高度,并在使用者乘坐在座垫上实际踩踏后才能得知座垫是否已调整至适当的高度,导致每位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在骑乘前必须多次的上下车而无法直接乘坐在座垫上进行调整,相当的麻烦与不便,且该旋钮不能进行座垫多段式的调整,也无法得知旋钮是否已确实的锁紧座垫杆,若使用者骑乘的过程中,座垫瞬间下降便会造成使用者受到惊吓或意外受伤的情况发生,也不符合安全性上的要求,即为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故,新型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有此种座椅升降调整结构新型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座椅升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座管、座垫及调整机构,其中:
该座管具有结合于预设健身器材上的管体,并在管体内部容置空间沿着长度方向设有扣持体的复数定位孔;
该座垫具有向下穿入于管体的容置空间内的座垫杆,并在座垫杆内部定位空间下方的前侧表面上设有横向穿孔,且座垫杆上方二侧处设有至少一个纵向的轨槽,再在座垫杆的定位空间内枢接有位于轨槽上方处的顶推件;
该调整机构包括安装于座垫杆的定位空间内的连杆、卡制件及延伸出管体外侧处的操作部,该连杆下方处横向穿设有推移件,并由推移件穿入于卡制件 所具有对接座侧边上斜向剖设的导引槽内,且对接座前侧处的横向滑槽内设置有穿过穿孔处而伸入至定位孔内形成卡制定位的滑块,再在滑块后侧处定位有弹性元件,而操作部包括有扳动杆及与扳动杆枢接的连动机构,并由连杆上方处所横向穿设伸入轨槽内滑动位移的轴部枢接于连动机构,且扳动杆侧边上设有可供顶推件抵持于其上的凹部;其中操作部向上扳动的第一位置是带动连杆而连动卡制件脱离于扣持体处进行座垫上下高度调整;操作部自由状态的第二位置是卡制件的滑块向下受到扣持体的定位孔限制只能进行座垫向上调整;及操作部向下扳动的第三位置是带动连杆而连动卡制件扣持于扣持体处使座垫形成锁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涵永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涵永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66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卧推练习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角度健身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