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入输出电极前置式介质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5680.2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2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乾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输出 电极 前置 介质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入输出电极前置式介质滤波器。
背景技术
介质滤波器的输入电极及输出电极的位置会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以满足客户的焊接需求,其大小以及在滤波器上的相对位置都是设计的重点,关系到客户使用时走线的问题,目前常用的一种设置方式是将输入电极及输出电极前置,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介质滤波器的六面展开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介质滤波器包括介质体,介质体上设置有外导体100,用于形成内导体的通孔200 从介质体的前表面穿透至介质体的后表面,内导体设置在通孔200的内壁上,且内导体的一端与介质体的前表面上的开放电极300导通,另一端在介质体的后表面上与外导体100导通,输入电极及输出电极400a和400b位于介质滤波器的前端,与开放电极300相邻,请参阅图3,图3为现有技术中介质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3中,C1为输入电极400a与开放电极之间的输入感应电容,C6为输出电极400b与开放电极之间的输出感应电容,C2、C5为相邻两开放电极之间感应电容,P1、P2分别对应输入电极及输出电极400a和400b,在这种情况下输入电极及输出电极400a和400b与开放电极300距离较近,导致形成的输入/输出感应电容C1和C6较大,与其他感应电容C2和C5失配,导致滤波驻波性能较差或者带外抑制不够好,且无法满足有些滤波器将输入电极及输出电极前置,但电气性能指标要求输入/输出感应电容相对较小的设计要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输入电极及输出电极前置的介质滤波器,使其能够避免输入/输出感应电容过大引起的与其他感应电容失配的问题,改善输入电极及输出电极前置时,介质滤波器的特性指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入输出电极前置式介质滤波器,以达到使其能够避免输入/输出感应电容过大引起的与其他感应电容失配的问题,改善输入电极及输出电极前置时,介质滤波器的特性指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入输出电极前置式介质滤波器,包括介质块,所述介质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导体,设置在穿过所述介质块的通孔内壁上的内导体,所述内导体的一端在所述介质块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具有开放电极且所述开放电极周围设置有将所述开放电极与所述外导体隔离的开放区,所述内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导体导通,所述介质块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外导体隔离的输入电极及输出电极,所述输入电极及所述输出电极与所述内导体耦合且通过所述开放区相隔,所述介质块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外导体导通的接地导体,所述接地导体形成于所述输入电极及所述输出电极与所述开放电极之间的开放区上,用于将所述输入电极及所述输出电极与所述开放电极隔开。
优选地,所述介质块为长方体,用于形成所述内导体的通孔从所述介质块的前表面穿透至所述介质块的内表面,所述开放电极设置于所述介质块的前表面上,所述介质块的前表面上形成有所述开放区,所述内导体远离所述开放电极的一端在所述介质块的后表面上与所述外导体导通,所述输入电极及所述输出电极设置在所述介质块的下表面上并延伸至所述介质块的前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接地导体为长条形,两端分别与所述介质块的左表面以及右表面上的外导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地导体包括围绕所述输入电极设置的第一接地导体以及围绕所述输出电极设置的第二接地导体,所述第一接地导体的一端与所述介质块的左表面上的外导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介质块的下表面上的外导体连接,所述第二接地导体的一端与所述介质块的右表面上的外导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介质块的下表面上的外导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地导体以及所述第二接地导体均为L形,且对称设置在所述介质块的前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接地导体的宽度为1mm~2mm。
优选地,所述介质块由陶瓷制成。
优选地,所述外导体、所述内导体、所述开放电极、所述输入电极及所述输出电极以及所述接地导体均为银镀层或铜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乾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乾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5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热管技术的圆柱形电池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介质交指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