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多针尖静电纺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5470.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8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郑高峰;朱萍;姜佳昕;张恺;钟炜政;刘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针尖 静电 纺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纺丝,尤其是涉及一种振动多针尖静电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制造纳米纤维的方法。由于其具有工艺简单、容易操控、成本较低、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所制备得到的纤维膜具有直径小、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通透性高等特点,使其成为当前研究纳米纤维制备的一个热点。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纤维在纺织、过滤器、生物医学、光电材料、催化剂、传感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静电纺丝是将聚合物溶液或者熔体带上高压静电,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泰勒锥,当电场增大到足以克服液滴表面张力时,在泰勒锥锥尖处形成带电喷射细流。在电场力、粘滞阻力、表面张力等作用下,通过纤维的鞭动、拉伸细化,溶剂挥发,最后沉积在收集装置上,形成纤维。
传统的静电纺丝采用的是单根纺丝喷头进行纤维的制备,效率较低,无法实现纤维的批量化生产。目前提高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效率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多纺丝喷头进行静电纺丝(Theron S A,Yarin AL,Zussman E,et al.Multiple jets in electrospinning:experiment and modeling[J].Polymer,2005,46(9):2889-2899),并且大多数采用的是对多个标准的注射纺丝喷头进行组装,靠机械力的推动挤出溶液或熔体,靠电场力的拉伸进行纺丝。但是,标准的注射喷头的喷丝口直径大多处于微米级,用这种喷头进行静电纺丝,容易因溶剂挥发或熔体固化速度过快而导致喷头的阻塞,造成纺丝制备的中断,影响生产效率,同时需要更换喷头和对喷头进行清洗,造成纺丝效率的降低,纺丝成本的提高。并且,对于粘度较高的溶液或熔体,由于溶液或熔体的表面张力大,难以克服表面张力形成喷射细流,目前解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提高加在喷头上的直流电压,使得溶液或熔体在喷头处的溶液克服表面张力形成喷射细流,但是过高的电压容易造成空气的电离。在静电纺丝过程中,除了上述的利用电场力克服溶液的表面张力的方法之外,采用外力干扰也是一种有效破坏溶液的表面张力的方法。其中,采用机械振动可以增强溶液的流动性,采用外物接触溶液表面,可以刺破表面,克服表面张力,均是有效破坏表面张力的途径。目前有采用超声波震荡的方式使溶液处于动态流动状态,克服溶液表面张力形成多射流。但是在静电纺丝过程中,驻波的位置会偏移,泰勒锥形成的位置和方向不固定,射流和形成的纤维的均匀性较低,射流之间容易发生干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可克服标准注射喷头引起的阻塞问题和高粘度溶液或熔体难以克服表面张力形成射流的问题,确保多喷射流的稳定快速喷射,实现纤维批量化生产的一种振动多针尖静电纺丝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有电源、溶液槽、供液装置、多针尖组、导向套板、伸缩杆、收集装置、振动发生器、加热块、导管和振动换能器。所述溶液槽设有进液接口、出液接口和外接通孔;所述供液装置通过溶液槽的进液接口和导管与溶液槽相连;所述振动发生器通过溶液槽的外接通孔和振动换能器与多针尖组的底座底面相连,外接通孔用密封圈密封;所述多针尖组的底面与伸缩杆顶部相连;所述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在溶液槽的底面;所述加热块均匀分布于溶液槽内部,用于熔融电纺中加热熔体;所述多针尖组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所述收集装置设于溶液槽的正上方;所述多针尖组、导向套板与振动换能器振动轴的对称轴线相互重合。
所述溶液槽可采用敞开式绝缘塑料溶液槽,所述进液接口可设于溶液槽顶部,接口处密封处理,防止溶液的渗漏。
通过供液装置向溶液槽添加纺丝溶液,并保持溶液槽内的纺丝溶液或熔体的液面高度在纺丝过程中保持不变。
所述伸缩杆可分布于多针尖组的下面,用于支撑多针尖组,使得多针尖组在振动时保持平衡。
所述振动发生器的振动频率可为0.1Hz~20kHz,振幅可为0.001~50mm。
所述振动发生器与多针尖组连接用的外接通孔和振动换能器之间密封处理,防止溶液的渗漏。
所述多针尖组可由导体材料制成。
所述导向套板上可设有与多针尖组针尖排布、数量均相同的通孔,可由绝缘材料制成,以一定的高度固定在溶液槽内。
所述多针尖组的阵列针尖分别穿过所述导向套板上阵列的通孔,避免因为针尖的长径比大、刚性差而产生过大的偏移,从而避免针尖之间的相互干涉。
所述加热块可设有至少2块,至少2块加热块均匀分布在溶液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5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段式雾化给药装备
- 下一篇:浮选机刮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