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磁针灸穴位敲击保健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5041.6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方志财;方彦雯;潘君昂;胡立江;张世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N2/12;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头部 帽体 主动磁体 保健帽 磁力线 同极相斥 旋磁机构 异极相吸 针灸穴位 穴位 百会穴 静磁体 敲击锤 动磁 敲击 本实用新型 交替变换 来回摆动 两端磁极 模拟针灸 敲击按摩 驱动装置 上下运动 治疗效果 百汇穴 位置处 针灸 治疗 并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磁针灸穴位敲击保健帽,包括帽体,帽体上对应于人体头部百会穴的位置处设置有磁性敲击锤,帽体上对应于人体头部百会穴以外的至少一个穴位处设置有静磁体,帽体上还设置有旋磁机构,旋磁机构包括主动磁体和用于驱动主动磁体旋转的驱动装置,当主动磁体旋转时,其两端磁极位置交替变换,一方面使得磁性敲击锤因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而来回摆动并作用在人体头部的百汇穴上进行动磁针灸和敲击按摩,另一方面使得静磁体周围的磁力线因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而上下运动并用在人体头部的其它对应穴位上进行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该保健帽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强大、治疗范围广、治疗效果显著、成本低、实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磁针灸穴位敲击保健帽。
背景技术
磁疗保健祛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将磁铁置于人体的一定穴位上,通过磁场作用,会对人体起到意想不到的医疗保健效果。目前,磁疗保健用品已涉及人体的许多部位,如磁疗保健帽。但现有技术中的这类帽子,大多是简单地在帽体上对应人体头部相关穴位的位置处放置磁片,因此仅仅具备磁力发生功能,存在功能单一、治疗范围窄、治疗效果差等缺陷,有待于相关从业人员进一步开发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对人体头部百会穴进行动磁针灸和敲击按摩,又能对人体头部百会穴以外的其它多个穴位进行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多功能保健帽,以拓宽产品治疗范围,提高产品治疗效果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动磁针灸穴位敲击保健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上对应于人体头部百会穴的位置处设置有磁性敲击锤,所述帽体上还设置有旋磁机构,所述旋磁机构包括主动磁体和用于驱动主动磁体旋转的驱动装置,当所述主动磁体旋转时,其两端磁极位置交替变换,使得所述磁性敲击锤因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而来回摆动并作用在人体头部的百汇穴上。
进一步的,所述帽体上对应于人体头部百会穴以外的至少一个穴位处设置有静磁体,所述主动磁体旋转时其两端磁极位置的交替变换,同样也使得所述静磁体周围的磁力线因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而上下运动并用在人体头部的对应穴位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磁体为一径向充磁、轴向旋转的旋转体结构,所述磁性敲击锤和静磁体的充磁方向均垂直于或呈一定角度倾斜于人体头部的对应穴位。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敲击锤包括锤体和锤柄,所述锤柄为硅胶材质,其一端与帽体连接,另一端与锤体连接,所述锤体包括被动磁体和包裹在被动磁体外部的硅胶套,所述帽体上对应于锤体的部位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使得所述锤体能够伸入所述帽体内并作用到人体头部百会穴上。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套呈球形,所述被动磁体为轴向充磁的永磁棒结构,其截面呈腰形。
进一步的,所述帽体于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一凹腔,所述锤柄与所述帽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嵌设在所述凹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帽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充电电池、开关按钮和充电接口,所述帽体顶部开设有用以安装控制器、充电电池、开关按钮及旋磁机构的若干凹孔。
进一步的,所述静磁体设置在帽体内部,所述旋磁机构设置在帽体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帽体上至少在对应于人体头部前顶穴、后顶穴、四神聪穴、神庭穴的位置处设置有静磁体。
进一步的,所述旋磁机构还包括用以将主动磁体和驱动装置容设在内的壳体,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50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