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由伸缩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5007.9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9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森山诚一;泽田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85 | 分类号: | B62D1/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 伸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自由伸缩轴例如被用作构成汽车的转向装置的中间轴。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的转向装置,以往已知图11所记载的构造。该转向装置的方向盘1固定在转向轴2的后端部。另外,转向轴2的前端部经由1对万向接头3a、3b和中间轴4,与构成转向齿轮单元5的输入轴6的基端部连接。进一步构成为,利用内置在转向齿轮单元5的齿条小齿轮机构来推拉左右1对拉杆7、7,对左右1对转向轮赋予与方向盘1的操作量相应的转向角。
装入到该转向装置的中间轴4例如为了防止(吸收)在行驶时从汽车输入的振动传递到方向盘1、或者为了将中间轴4以全长缩小的状态装入到车身,使用伸缩式的中间轴。
图12示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伸缩式的中间轴4的构造。中间轴4包括:在轴向一端部(前端部,图12的左端部。组装状态下外筒10侧的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阳花键部8的内轴9;在内周面形成有能与该阳花键部8花键卡合的阴花键部12的圆管状的外筒10。而且,通过将阳花键部8与阴花键部12花键卡合,从而将内轴9和外筒10以能传递力矩且全长伸缩自如的状态组合。
另外,在图12所示的构造的情况下,将内轴9配置在后侧(前后方向是指车身的前后方向。在整个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相同),并且将外筒10配置在前侧。另外,在内轴9的轴向另一端部外嵌固定(压入)有构成配置在两个万向接头3a、3b中后侧的万向接头3a的第一轴轭11。另一方面,在外筒10的轴向一端部外嵌固定(压入)有构成配置在两个万向接头3a、3b中前侧的万向接头3b的第二轴轭13。
另外,内轴9与第一轴轭11的结合、或者外筒10与第二轴轭13的结合可以通过焊接来进行。另外,也可以如后述实施方式的构造那样,采用将内轴配置在前侧,将外筒配置在后侧的构造。
如具有上述构成的中间轴4那样,将内轴9与外筒10能传递力矩且能轴向伸缩(滑动)地组合的伸缩轴,需要旋转方向的摇动小,且伸缩时的滑动阻力小。因此,以往,在内轴9的阳花键部8的外周面设置有聚酰胺树脂等摩擦系数低的合成树脂制的覆盖层,并且使阳花键部8与阴花键部12以具有过盈量的状态卡合。但是,在该构造的情况下,内轴9中设置有覆盖层的部分的径向刚性高时,相对于过盈量的滑动阻力(滑动负荷)的变动会变得敏感,有可能难以使内轴9相对于外筒10的滑动稳定。这样的问题在为了充分抑制摇动而使过盈量越大时越显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59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这样的情况,实现一种自由伸缩轴的构造,即使在采用了将阳轴的阳花键部与阴轴的阴花键部的卡合部的旋转方向的摇动抑制得小的构造的情况下,也能使阳轴与阴轴稳定地滑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自由伸缩轴包括阳轴、覆盖层、阴轴。
其中的阳轴在轴向一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阳花键部。
所述覆盖层以覆盖所述阳花键部的外周面的状态设置。
所述阴轴在内周面形成有阴花键部。
而且,通过所述阳花键部与所述阴花键部介在着所述覆盖层花键卡合,从而所述阳轴与所述阴轴,以能传递力矩且全长能伸缩的状态组合。
特别在本实用新型的自由伸缩轴中,所述阳轴具有槽,所述槽在该阳轴的轴向一端部的外周面、和该阳轴的轴向一端面开口。
而且,在该槽的内侧设置有有弹性部件。
所述自由伸缩轴中,可以使所述槽的轴向另一端部边缘的位置与所述阳花键部的轴向另一端部边缘相比位于轴向一侧。
所述自由伸缩轴中,可以是所述槽以在所述阳轴的外周面中在径向相反的2处位置、和该阳轴的轴向一端面开口的状态形成。
所述自由伸缩轴中,可以将所述弹性部件作为配置在所述槽的内侧的板簧。
所述自由伸缩轴中,作为所述板簧,可以具有能与所述阳轴的轴向一端面卡合的第一卡合部。
所述自由伸缩轴中,作为所述板簧,可以具有能与所述槽的内侧面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所述自由伸缩轴中,可以在所述槽的进深端部设置有纵宽方向尺寸增大的扩张部。换言之,可以使所述槽的进深端部的纵宽方向尺寸,大于该槽中的所述阳轴的轴向中间部的纵宽尺寸。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使所述槽的纵宽方向尺寸随着从轴向一端部朝向轴向另一端部,阶段地或者连续地增大。
实用新型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5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 下一篇:轴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