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高温炉事故孔塞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4956.5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翟剑;沈富军;林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石耐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4 | 分类号: | F27D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242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高温 事故 孔塞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高温炉事故孔塞砖。
背景技术
工业高温炉由耐高温材料堆砌而成,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锻造等领域,是较重要的工业设备,且其需要的热量投入也较大,在工业高温炉中为便于对炉窖内部完好情况及时观察,一般会在炉体上设置用于从外部观察炉内状况的事故孔,而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防止炉内的火焰外窜出现烫伤事故需要采用塞砖将事故孔塞住,在需要观察内部情况的时候再打开。然而市场上现有的事故孔塞砖存在与炉体配合不好,受热浪等冲击容易与炉体分离,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与炉体配合度高的工业高温炉事故孔塞砖。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业高温炉事故孔塞砖,包括第一塞砖体、第二塞砖体、炉体插件和插件推体,所述第二塞砖体上开设盲孔,盲孔侧壁上开设通孔,所述炉体插件的一端穿置在所述通孔内,另一端置于所述盲孔内;插件推体插入第二塞砖体上的盲孔内将炉体插件通过通孔插入炉体侧壁上预留的配合孔内,所述第一塞砖体固定于所述第二塞砖体上,并由锁位装置固定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插件推体为L型结构,包括插杆和限位杆,所述插杆插入盲孔侧壁上的通孔内,限位杆置于第二塞砖体上的盲孔内,且限位杆的长度大于通孔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插件推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锥尖段、限位杆配合段、盲孔配合段和推体帽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塞砖体的底部设有凹槽,第二塞砖体的顶部插入所述凹槽内并由锁位装置固定第一塞砖体与第二塞砖体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位装置包括第一塞砖体与第二塞砖体相应位置上开设的锁位孔以及插置在所述锁位孔内的锁位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塞砖体的顶部设有塞帽。
有益效果:本装置提供的事故孔塞砖具有结构合理、与炉体配合紧凑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先将第二塞砖体插置在事故孔内,然后插入插件推体,使炉体插件通过通孔插入炉体侧壁上预留的配合孔内,固定第二塞砖体于炉体的相对位置,提高塞体与炉体的配合度,有效避免塞砖体与炉体脱离导致的烫伤事故;然后再把第一塞砖体安装在第二塞砖体上,一方面提高封闭性,防止热量从第二塞砖体的缝隙中穿出,降低热损失;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操作把持件,因离炉体距离较远可有效避免烫伤事故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插件推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塞砖体,2、第二塞砖体,3、炉体插件,4、插件推体,41、锥尖段,42、限位杆配合段,43、盲孔配合段,44、推体帽体,5、锁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工业高温炉事故孔塞砖,包括第一塞砖体1、第二塞砖体2、炉体插件3和插件推体4,所述第二塞砖体2上开设盲孔,盲孔侧壁上开设通孔,所述插件推体3为L型结构,包括插杆和限位杆,所述插杆插入盲孔侧壁上的通孔内,限位杆置于第二塞砖体上的盲孔内,且限位杆的长度大于通孔的内径;插件推体4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锥尖段41、限位杆配合段42、盲孔配合段43和推体帽体44,插件推体插入第二塞砖体2上的盲孔内,首先锥尖段41推入,将炉体插件3向外推开插入炉体侧壁上预留的配合孔内,直至无法推出,此时限位杆配合段42与限位杆配合,完全堵封盲孔;第一塞砖体的底部设有凹槽,顶部设有塞帽11;第二塞砖体的顶部插入所述凹槽内并由锁位装置5固定第一塞砖体与第二塞砖体的相对位置,锁位装置5包括第一塞砖体与第二塞砖体相应位置上开设的锁位孔以及插置在所述锁位孔内的锁位杆。
本装置结构合理,可以与炉体较好的配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塞砖与炉体分离导致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该结构的密封性能好,降低热损失。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石耐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石耐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4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束式长短剪力钉的极限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工业高温炉观望孔砖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