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4847.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关添;姜宇程;王佳飞;杨木群;常晓东;叶盛;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1 | 代理人: | 徐丁峰 |
地址: | 5180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窄带 噪声 主动 控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噪声污染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而其中的周期性噪声,如发动机、压缩机、风扇及螺旋桨等旋转或往复设备所发出的噪声也十分常见。由于其噪声能量集中分布于特定的频带,所以被称为窄带噪声。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主动噪声控制技术逐渐发展,相比于传统的被动噪声控制,主动噪声控制具有成本低、灵活性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设备,包括音频模块、控制模块和扬声器,所述音频模块,包括数字输入端口、第一模拟端口和第二模拟端口;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数据输出端口,所述数据输出端口与所述数字输入端口通信连接,以用于将次级噪声的噪声数据传输给所述音频模块,其中,所述次级噪声用于抵消环境噪声;所述扬声器,通过所述第一模拟端口与所述音频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播放所述音频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次级噪声,以消除环境噪声;所述误差噪声采集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模拟端口与所述音频模块建立通信连接,以用于将采集到的误差噪声的噪声数据发送给所述音频模块,所述误差噪声通过所述环境噪声与所述次级噪声叠加产生。
其中,所述音频模块还包括数字输出端口,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数据输入端口,所述音频模块的数字输出端口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口通信连接,以用于传输所述误差噪声的噪声数据至所述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音频模块包括音频处理器。
其中,所述音频处理器为WM8731音频器。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处理器。
其中,所述误差噪声采集模块包括声学传感器。
其中,所述误差噪声采集模块为麦克风。
其中,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安装孔,所述音频模块、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扬声器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在箱体上。
其中,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连接口,所述误差噪声采集模块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箱体内的所述音频模块的第二模拟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设备,可以用于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达到降噪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音频模块的示意性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噪声的产生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在人们驾驶出行的过程中,汽车车内的噪声会影响车内乘客的体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设备可以对例如汽车车内发动机噪声进行主动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实时采集汽车发动机信号,分析出汽车发动机噪声主要频率,进而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设备对其进行主动控制,达到降噪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设备进行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准确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窄带噪声主动控制设备100可以包括音频模块110、控制模块120和扬声器130。
音频模块110可以包括数字输入端口111和第一模拟端口112,通过数字输入端口111与控制模块120通信连接,通过第一模拟端口112与扬声器130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4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