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的左、右侧翻大踏板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4414.8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4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海;孙敏;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27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右侧 踏板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左、右侧翻大踏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两轮摩托车侧翻大踏板安装方式通常有如下两种:
如图1所示,第一种安装方式为:左侧翻大踏板和右侧翻大踏板2的上安装点A和下安装点B均分别与车架7紧固,且左侧翻大踏板和右侧翻大踏板2通过尾部连接弯管3进行紧固加强。右侧翻大踏板2处设有消声器4,该消声器4自带的后部安装板4a与独立的消声器悬挂板5连接紧固,且消声器4自带的中部安装板与车架紧固。这种装配方式缺点是尾部连接弯管外形较难看,容易遮挡后牌照,此外消声器悬挂板零件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如图2所示,第二种安装方式为:左侧翻大踏板和右侧翻大踏板2的上安装点和下安装点均分别与车架7紧固,且左侧翻大踏板和右侧翻大踏板2通过尾部连接弯管3进行紧固加强。右侧翻大踏板2处设有消声器4,该消声器4自带的后部安装板4a与三角架6连接紧固,三角架6焊接在车架上,且消声器4自带的中部安装板与车架紧固。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尾部连接弯管外形较难看,容易遮挡后牌照,此外车架三角架为了美观,往往会新设计脚蹬护板来遮住它,体积较大,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左、右侧翻大踏板安装结构,欲在保证安装强度的情况下,简化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的左、右侧翻大踏板安装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翻大踏板(1)和右侧翻大踏板(2),而左侧翻大踏板(1)和右侧翻大踏板(2)的上安装点(A)和下安装点(B)均分别与车架(7)紧固,其特征在于:所示左侧翻大踏板(1)中部的底面设有左安装板(20),该左安装板后部与左连接杆(8)下端紧固,该左连接杆上端与左踏板支承(9)紧固,且左踏板支承(9)焊接在所述车架(7)的左车架支撑管(7a)后上部;
所述右侧翻大踏板(2)中部的底面设有右安装板(10),该右安装板后部与右连接杆(11)下端紧固,该右连接杆上端与右踏板支承(12)紧固,而右踏板支承(12)焊接在所述车架(7)的右车架支撑管(7b)后上部,且左、右连接杆(8、11)对称设置。
与传统结构相比,本案取消了传统结构中的尾部连接弯管(3),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左连接杆(8)和右连接杆(11),并利用左连接杆(8)和右连接杆(11)保证结构强度,这样就避免了尾部连接弯管(3)遮挡后牌照的缺陷,从而大幅简化了安装结构。
所述右侧翻大踏板(2)处设有消声器(4),该消声器(4)自带的后部安装板(4a)与所述右安装板(10)前部紧固,且消声器(4)自带的中部安装板(4b)与所述车架(7)紧固。
以上结构设计,有效地简化了消声器(4)的安装方式,并可靠地保证了消声器(4)的安装强度。
为了进一步保证结构强度,所述左踏板支承(9)和右踏板支承(12)均为“U”形结构,其开口端与对应的左车架支撑管(7a)和右车架支撑管(7b)焊接固定。
有益效果:本案取消了传统结构中的尾部连接弯管,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并利用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保证结构强度,这样就避免了尾部连接弯管遮挡后牌照的缺陷,从而大幅简化了安装结构;同时,调整了消声器的安装方式,并利用右安装板与右侧翻大踏板相连,既保证了安装强度,又进一步简化了安装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现有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第二种现有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左侧翻大踏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右侧翻大踏板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5所示,一种摩托车的左、右侧翻大踏板安装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翻大踏板1和右侧翻大踏板2,而左侧翻大踏板1和右侧翻大踏板2的上安装点A和下安装点B均分别与车架7紧固。所示左侧翻大踏板1中部的底面设有左安装板20,该左安装板后部与左连接杆8下端紧固,该左连接杆上端与左踏板支承9紧固,且左踏板支承9焊接在车架7的左车架支撑管7a后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未经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44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手电筒安放器
- 下一篇:竞速踏板后勾盖调节件的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