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训练用篮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4394.4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季刚;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41/00 | 分类号: | A63B41/00;A63B43/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2005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训练 篮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训练用篮球。
背景技术
篮球运动现已成为我国参与人数最多的第一大运动,也是国家体育总局强调的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在篮球训练高度专业化的今天,高水平比赛对运动员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技术训练是篮球教学训练的重点,为了提高训练水平,保障竞技实力,技术训练辅助器材成为了运动员在日常的技术训练中经常使用的体育器材。
由于国际篮联现行的时间规则中有5秒违例、8秒违例、24秒违例等关于时间的严格控制要求,因此在篮球的训练过程中,对时间的敏感度是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目前篮球比赛和训练时的计时方式主要是:24秒计时由24 秒计时器和计时员共同完成,而5秒、8秒等计时没有相关计时器,比赛时由场上裁判读秒或默数完成,训练时由球员自己、队友、教练读秒或默数完成。然而在训练时,往往存在球员自己训练的时候情绪紧张且运动量过大难以自我估算时间,队友需要自己训练无法帮忙,教练需要教导的球员较多,难以顾及每个球员,难以独立单个进行控球时间训练,对于新手球员来说更会存在一定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时间提示功能的辅助练习篮球,它能在训练的过程中,更精确地训练球员对于5秒、8秒等控球时间的把握,还可以帮助球员独立单个进行控球时间训练,避免由球员自己读秒默数时间时出现的失误,也减少球员在训练时对队友和教练的依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训练用篮球,包括篮球本体,所述篮球本体由外至内依次包裹有表皮层、中胎层、缠纱层和内胆层,所述内胆层内表面固定装有蜂鸣器、控制电路和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蜂鸣器和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
进一步,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篮球电子计时器控制系统中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所述表皮层为可透光的橡胶合成材料。
进一步,所述中胎层外层面涂敷有太阳能高分子膜。
进一步,所述缠纱层中植有导电纤维。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表皮层为可透光的橡胶合成材料,中胎层上附有一层能够吸收储存太阳能的高分子膜(或太阳能吸收涂层),内胆的内部安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蜂鸣器和控制电路。阳光透过表皮层可以被中胎层上的太阳能高分子膜(或太阳能吸收涂层)吸收,并通过缠纱层中植入的导电纤维转化为电能,再传导储存至内胆层中的控制电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计优点在于:1、能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对时间进行设置,更精确地训练球员对于控球时间的把握;2、球员在训练的时候只需启动计时控制器就可以开始独立练习,可以避免由球员自己读秒默数时间时出现的失误,也减少球员在训练时对队友和教练的依赖;3、充电方式比较起外置的充电方式来说,不需要在篮球本体上开口,保持了篮球的完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篮球本体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篮球本体,101.表皮层,102.中胎层,103.缠纱层,104.内胆层,105.蜂鸣器,106.控制电路,107.无线信号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和图2,训练用篮球,包括篮球本体1,所述篮球本体1由外至内依次包裹有表皮层101、中胎层102、缠纱层103和内胆层104,所述内胆层104内表面固定装有蜂鸣器105、控制电路106和无线信号接收器107,所述控制电路106分别连接所述蜂鸣器105和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07。
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07与篮球电子计时器控制系统中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信号连接。
所述表皮层101为可透光的橡胶合成材料。
所述中胎层102外层面涂敷有太阳能高分子膜。
所述缠纱层103中植有导电纤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练习的篮球本体1由外至内分别由表皮层101、中胎层102、缠纱层103和内胆层104构成。其表皮层101为可透光的橡胶合成材料,中胎层102外层面附有一层能够吸收储存太阳能的高分子膜(或太阳能吸收涂层),中胎层102的内部安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107、蜂鸣器105和控制电路106(安置在内胆上能缓冲打球时对这些零件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学院,未经九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43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