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缝隙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3700.2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9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大平;王会军;余俊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燕化天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1025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缝隙 封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缝隙封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管缝隙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图1所示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水池中,会在在池壁上一般会预埋穿墙套管02,用于穿入水池内部进出水的管道01,套管02为混凝土结构中埋设在侧壁上的金属管段,形成一个洞口,用于穿入管道01,套管02内径一般比拟穿入的管道01外径大约50mm。有时,套管02需要穿带法兰的管道01时,穿入后会出现超宽的缝隙03,法兰的宽度按管道直径不同,一般为50-100mm,此时套管02与管道01的缝隙03的宽度可能达到150mm。
如图2所示,对于超宽的套管缝隙封堵,传统的方法为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混凝土+石棉水泥封堵。具体的,施工时首先填塞干硬性水泥砂浆/混凝土,形成干硬性水泥砂浆层05,养护7天后再逐层填塞石棉水泥并捶打密实,形成石棉水泥层04。由于缝隙03过宽,填塞的干硬性水泥砂浆/混凝土做为填充材料要起到固定管道的作用,确保其不晃动,必须等砂浆上强度后填塞石棉水泥,否则在捣实捶打石棉水泥的时候,砂浆一旦松动则石棉水泥无法进行捣实操作。
然而,由于干硬性水泥砂浆硬性砂浆无法进行振捣,密实性较差;砂浆/混凝土的粘接强度低,其与管道01、套管02的粘接牢固度差,在捣实石棉水泥的外力作用下可能出现砂浆层的整体松动。当缝隙较宽时,平头錾子的点触面积小,捣实完的点可能会在周边捣实时出现翘起松动问题而影响密实度。当管道振动时刚性材料不能适应变形且材料先天就有收缩开裂的特性,长时间使用尤其是当套管缝隙宽度过大时,材料收缩量更大,导致套管缝隙的密封性较差。
因此,如何提高套管缝隙的密封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管缝隙封堵装置,以提高套管缝隙的密封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缝隙封堵装置,包括管道及套设在所述管道外部的套管,还包括加强板和背衬环,所述背衬环套设所述管道外壁上,所述加强板的侧面与所述管道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和所述背衬环均与所述管道焊接,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管道的轴向延伸;
所述背衬环和所述加强板的外部填充有环氧砂浆填充层,所述环氧砂浆填充层的两侧与所述套管内壁和所述管道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环氧砂浆填充层的两端密封有环氧胶泥封闭层;
所述环氧胶泥封闭层的外侧密封有堵漏灵刚性防水层,所述环氧胶泥封闭层和所述堵漏灵刚性防水层均与所述管道外壁和所述套管内壁密封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密封连接在所述堵漏灵刚性防水层外端的丙烯酸涂膜柔性防水层,所述丙烯酸涂膜柔性防水层的两侧与所述管道外壁和所述套管内壁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涂膜柔性防水层为U型,所述丙烯酸涂膜柔性防水层开口朝向远离所述背衬环方向。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涂膜柔性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2.5mm。
优选地,还包括密封连接在所述丙烯酸涂膜柔性防水层外端的中性硅酸铜胶层,所述中性硅酸铜胶层的两侧与所述管道外壁和所述套管内壁密封连接。
优选地,中性硅酸铜胶层的厚度为2.5cm-3.5cm。
优选地,所述环氧胶泥封闭层的厚度为0.5cm-1.5cm。
优选地,所述背衬环位于所述套管中部,所述背衬环两侧对称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侧部与所述背衬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绕所述管道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缝隙封堵装置包括管道、加强板、背衬环及套设在管道外部的套管,背衬环套设管道外壁上,加强板的侧面与管道外壁固定连接,加强板和背衬环均与管道焊接,加强板的长度方向沿管道的轴向延伸,背衬环和加强板的外部填充有环氧砂浆填充层,环氧砂浆填充层的两侧与套管内壁和管道外壁密封连接,环氧砂浆填充层的两端密封有环氧胶泥封闭层,环氧胶泥封闭层的外侧密封有堵漏灵刚性防水层,环氧胶泥封闭层和堵漏灵刚性防水层均与管道外壁和套管内壁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燕化天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燕化天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3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