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水口组件及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3634.9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6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张俊杰;韩兆东;魏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蒋爱花,李雪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口 组件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水口组件及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散热系统上通常设置有加水口,其主要作用是为散热系统加注冷却液、维持散热系统内部压力,同时在散热系统冷却液消耗较多时补加冷却液。冷却液的缺失会直接影响散热系统的冷却效率。例如,车辆的散热系统,冷却液缺失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冷却液的加注成为汽车日常检查重要的环节。
但是,由于散热系统内部温度较高时,其内部压力也较大,在打开散热系统上的加水口时,需要等到散热系统中无相对压力后,否则高温气体会喷出对人体造成伤害。
目前,在对车辆加注冷却液时,通常需要冷车放置一段时间才可以打开加水口,但是由于当前车辆没有指示散热系统内部压力的功能,人员无法确定汽车放置多长时间才可以安全打开加水口,服务站一般按照经验来操作。如果未等到系统压力降至标准大气压或者标准大气压以下就打开加水口会存在烫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加水口组件及散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打开散热系统的加水口时无法确定内部压力大小从而存在烫伤风险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水口组件,所述加水口组件包括用于散热系统加注冷却液的加水口及用于盖在所述加水口上的加水口盖,所述加水口处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加水口内部的压力大小的压力指示装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加水口外侧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一端连接有将所述加水口内部连通至所述通孔的连接管;
所述压力指示装置包括运动机构及所述运动机构上设置的压力指示部件,所述运动机构上设置有密封地插接在所述通孔的另一端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在所述连接管内的压力控制下驱动所述运动机构运动并带动所述压力指示部件移动以指示所述压力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加水口盖包括用于盖在所述加水口上的主盖板,所述连接部件为围绕所述主盖板设置且具有所述通孔的侧壁;
所述运动机构位于所述侧壁的内侧,所述插接部插接在所述通孔的位于所述侧壁的内侧的一端,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通孔的位于所述侧壁的外侧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具有所述插接部的齿条及与所述齿条配合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上设置有作为所述压力指示部件的指针。
进一步的,在所述齿条的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对所述齿条施加弹性力的弹性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加水口盖还包括与所述指针配合以指示压力大小的表盘,所述表盘盖在所述侧壁上并与所述侧壁共同形成容纳所述运动机构的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表盘上设置有用以指示所述压力处于第一压力范围的第一区域和用以指示所述压力处于第二压力范围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压力范围低于所述第二压力范围。
进一步的,从所述通孔延伸有第一管状体,与所述加水口内部连通设置有第二管状体,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箍紧在所述第一管状体和所述第二管状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水口设置于加水管上,所述加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加水管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加水口处设置压力指示装置,可以指示加水口内部压力大小,由此指示散热系统内部压力,从而可以判断加水口盖能否安全打开,避免在内部压力太大时打开加水口盖对人体造成伤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加水口组件。
所述散热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的加水口组件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加水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水口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显示出内部结构的加水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水口组件的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加水管; 2-加水口盖;21-主盖板;
22-侧壁;221-通孔;222-第一凸部;
23-表盘;231-第一区域;232-第二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3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内燃机稳压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引擎油道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