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气井井口除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3524.2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3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心君;李增龙;王玉;李洪岩;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长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气井 井口 除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然气原气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井井口除砂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一种蕴藏在地层中的重要的可燃气清洁能源,在天然气开采时,从气井中直接采出的原气往往含有少量的砂粒,这些沙粒如不去除,会严重影响输气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使用除砂器进行除砂。除砂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累积的砂粒会堵塞滤砂孔,此时便需要对累积的砂粒进行清理,但现有的除砂器的清砂过程比较费时费力,给工人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申请号为CN201520147236.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快开式天然气管道除砂器,这种除砂器的特点是:在盲板处,采用箍环结构代替了原有的螺栓连接结构,以期通过改善盲板的拆装便捷性来节省盲板的清砂的时间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然而,这种改进的技术效果不够显著,所以,本实用新型同样遵循改进清砂速度的思路对现有技术进行了另一种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然气井井口除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然气井井口除砂装置,包括筒体、进气封头和盲板,进气封头和盲板分别通过螺栓密封连接在筒体的两端,进气封头和盲板之间夹有一个滤砂管,滤砂管上设置有滤砂孔,天然气原气由进气封头进入滤砂管内部,经过滤砂孔过滤后进入筒体和滤砂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继而从筒体底部的出气口排出,所述的滤砂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进气封头和盲板上,所述的盲板的中央设置有圆孔,圆孔的直径等于滤砂管的直径,所述的圆孔处设置有用于封堵圆孔的盖板,盖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盲板上;所述的盲板插装在筒体内,盲板上与筒体插接部分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筒体的外侧设置有差压计,差压计的一端与进气封头的内侧连通,差压计的另一端与筒体和滤砂管之间的环形空间连通。
所述的筒体的上侧设置有放空阀。所述的筒体底部的出气口为扁平状结构,扁平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与筒体的轴线方向一致,扁平状结构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块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盲板仍然采用螺栓连接,转而在盲板上加设了用于清砂的盖板,拆下盖板后,工人可在不取出滤砂管的情况下通过耙子等工具清理滤砂管内部的砂粒,也可将滤砂管从盲板上的圆孔取出后进行深度清理或更换,清理过程十分快捷。另外,与盲板相比,盖板的尺寸要小很多,用于安装盖板的螺栓也相应地小很多,因此拆卸起来也更省力,更快捷。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连通滤砂管内外空间的差压计,通过对差压进行监测可实时掌握滤砂孔的砂堵情况,差压比较大时,说明砂堵严重,此时便需要进行清砂。因此,差压计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可以合理把握清砂时机。
3、现有技术中,筒体和盲板之间采用了端面密封结构,采用这种密封结构时,筒体和盲板必须紧密贴合,否则稍有松动便会密封失效,因此用于连接筒体和盲板的螺栓必须拧的非常紧,这无疑会加剧螺栓拆装的难度。而在本实用新型中,盲板与筒体之间采用插接式密封结构,这种密封结构对筒体和盲板的贴合程度无要求,因此螺栓的拆装更省力。
4、现有的除砂器中的出气孔较小,而只有靠近出气口的一小部分滤砂孔才能被充分利用,而这部分被充分利用的滤砂孔也更容易堵塞,因此,为了提高滤砂孔的利用率,减少砂堵发生的频率,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型的出气口结构,出气口内的隔板可将气流分散导出,从而使得滤砂管上的滤砂孔更充分的被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进气封头,2-筒体,3-出气口,4-隔板,5-盲板,6-盖板,7-放空阀,8-滤砂管,9-滤砂孔,10-差压计,1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筒体2、进气封头1和盲板5,进气封头1和盲板5分别通过螺栓密封连接在筒体2的两端,进气封头1和盲板5之间夹有一个滤砂管8,滤砂管8上设置有滤砂孔9,天然气原气由进气封头1进入滤砂管8内部,经过滤砂孔9过滤后进入筒体2和滤砂管8之间的环形空间,继而从筒体2底部的出气口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长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庆长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3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往复式抽油机
- 下一篇:一种井下监测系统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