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纺燃料棒热力循环锅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1643.4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雁;孙燕兵;高尚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雁;高尚友;康建鹏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3K3/16;F23L1/00;F23L9/00;F23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53 | 代理人: | 李政,高雪琴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热力 循环 锅炉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设备,特别是涉及利用废旧纺织物的再生技术,适用于利用废纺粉尘制作的燃料棒作为燃料的一种热力循环工业锅炉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在推动废旧纺织物垃圾环保处置,并作为纺织再生资源的工业化再生过程中,需要随时解决和弥补这一再生领域的应用技术和新型设备。例如:其一,针对废旧服装垃圾,在进行加工和再生之前,应满足和符合国家民用服装卫生标准,需要对废旧纺织物进行工业化消毒,这就需要大量的能源来解决消毒问题。其二,废旧纺织物在再生过程中,如除扣、除固体异物、废纺物机械开松、混合废纺纤维的分离、去微尘、去杂以及纤维束梳理等生产过程中将连带伴生大量的废旧纺织物粉尘和短纤维,在获得再生纤维、再生资源的同时,又带来废纺粉尘和混合短纤维需要环保处置的问题。废纺粉尘和混合短纤维与废旧纺织物是同一属性材质,深埋地下同样百年不能降解。只有逐步解决废旧纺织物再生工业链中的每个技术和新型设备,将废纺物再生,转换成为再生资源才能成为可能。
废纺粉尘可以转化成可燃烧的燃料棒。废纺燃料棒经权威机构对来样检测,其最低燃值达到4800大卡。废纺燃料棒属于非矿物质燃料,在一定条件下(大于临界820℃无二噁英排放),无磷、硫、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属于清洁燃料。
目前现行各类燃料能源,例如:煤碳、焦炭、电力、汽油、柴油、重油、液化气、生物质燃料等,都对应有相对的燃烧锅炉。或者说,针对不同燃烧介质、不同发热条件,具有不同类型、不同工作原理的燃烧锅炉。现有各类燃烧锅炉如燃煤锅炉(各类型)、燃气锅炉、柴油锅炉、重油锅炉、电力锅炉,包括生物质燃料锅炉等,都不能使用和适合废纺燃料棒充分燃烧,发挥其最大热效率转换。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型锅炉,或对现有锅炉改制后,可以适用并发挥最大效能、最大热交换效率,可供废纺燃料棒热力循环的新型锅炉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在参照废纺燃料棒与现有各类燃料进行类比后,例如:燃料物理状态、燃料燃烧热值、燃料燃烧工作原理等,或燃料固态、液态不同,对有害物排放和废纺燃料棒可能产生二噁英临界值820℃温度等因素分析,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适用于废纺燃料棒燃烧的热力循环工业锅炉设备,该锅炉能够使废纺燃料棒充分燃烧,无毒排放。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纺燃料棒热力循环锅炉设备,是以DZL系列燃煤蒸汽锅炉为原型改造:
将炉膛内前膛燃烧区设置的炉膛前拱上仰角提高至45-70°之间;将后膛燃烧区设置的炉膛后拱末端制成90°下弧弯曲,同时所述炉膛后拱的长度比原型缩短;将所述炉膛后拱上部设置的炉膛隔烟墙向炉膛后壁方向后移,后移距离是原炉膛隔烟墙到炉膛后壁距离的20-30%;在炉膛内增设二次送风系统。
进一步讲,在原有设备上增设废纺燃料棒输送带和料斗,所述料斗衔接在所述输料带的运送末端,所述料斗下方设置链式炉排;所述废纺燃料棒输送带、炉排与炉膛隔火门三者相互感应联动。
进一步讲,扩大原炉膛内设置的一次送风区域。
进一步讲,增设的所述二次送风系统,包括在前膛燃烧区设置的前膛递级二次送风管道和在后膛燃烧区设置的后膛递级二次送风管道;所述前膛递级二次送风管道设置在炉膛前拱顶部,对着前膛燃烧区吹风;所述后膛递级二次送风管道设置在炉膛后拱下方的炉膛底部,对着后膛燃烧区吹风。
进一步讲,增设的所述二次送风系统给氧总量等同于所述一次送风系统给氧总量。
进一步讲,将原炉渣电动刮板改为人工刮板。
进一步讲,在原锅炉尾烟排管至锅炉主风机之间增设锅炉给水热交换器、烟尘过滤器、尾烟水幕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工业燃煤锅炉改造,将高热值废纺燃料棒作为新型生物质提供燃料,用废纺燃料棒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可以为废纺物再生基地提供工业热力、发电、取暖和生活用热,同时可以对废旧纺织物在再生加工之前进行热力消毒。实现废纺物再生过程中的废纺粉尘环保处置、废纺燃料棒再生、锅炉发电发热、废纺物消毒的综合利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显著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设置独立的燃料棒料斗和输送机构,避免了在传送、转移、装卸过程中易破碎、分解、粉末化,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雁;高尚友;康建鹏,未经林雁;高尚友;康建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1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膜式蒸汽发生管
- 下一篇:电极锅炉与凝结水加热结合的深度调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