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散均匀的碱性电池正极拌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0183.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4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赵锋良;郑国伟;史振华;徐宏磊;张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狮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08 | 分类号: | B01F9/08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均匀 碱性 电池 正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碱性干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均匀的碱性电池正极拌粉装置。
背景技术
碱性电池作为时下最常用的一次性干电池,具有种类各异、类别繁多等特点。碱锰电池与二次电池相比,使用方便,价格优势非常明显。自问世以来,碱性电池产量不断增加。随着碱性电池技术不断发展,市场对碱性电池的一致性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碱性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经常出现多只单体电池串联使用的情况。在多只单体电池串联使用时,组合电池性能由放电性能最低的单体电池决定。放点性能最低的单体电池放电完毕后,其余放电性能较高的单体电池仍在继续放电,造成放电性能最低的单体电池出现过放现象。
电池过放会造成电池漏液等安全隐患。因此,组合电池要求单体电池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碱性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正极粉料的均匀性直接影响电池正极量的均匀性,进而影响电池性能一致性。
为了提高碱性电池性能的一致性,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分散均匀的正极拌粉装置来提高电池正极量的均匀性,从而提高电池性能的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分散均匀的碱性电池正极拌粉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分散均匀的碱性电池正极拌粉装置包括一粉料搅拌模块和一粉料搅拌罐自转模块;
所述粉料搅拌装置包括一粉料搅拌电机、一粉料搅拌芯杆和多个粉料搅拌叶片,所述粉料搅拌电机电连接并且驱动所述粉料搅拌芯杆旋转,所述粉料搅拌叶片分别固接所述粉料搅拌芯杆;
所述粉料搅拌罐自转模块包括一搅拌罐自转电机和一粉料搅拌罐体,所述粉料搅拌芯杆和所述粉料搅拌叶片内置于所述粉料搅拌罐体,所述搅拌罐自转电机驱动所述粉料搅拌罐体旋转。
根据本技术方案,所述粉料搅拌罐体的轴向方向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至60度。
根据本技术方案,所述粉料搅拌叶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粉料搅拌罐体的旋转方向相反。
根据本技术方案,所述分散均匀的碱性电池正极拌粉装置还包括一搅拌罐旋转保护模块,所述粉料搅拌罐体内置于所述搅拌罐旋转保护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其一提高二氧化锰混合物粉料的均匀性,其二提高粉料搅拌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散均匀的碱性电池正极拌粉装置,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图1示出了所述分散均匀的碱性电池正极拌粉设备的剖面结构。所述分散均匀的碱性电池正极拌粉装置用于均匀搅拌二氧化锰混合物。其中,所述分散均匀的碱性电池正极拌粉装置包括一粉料搅拌模块1和一粉料搅拌罐自转模块2,所述粉料搅拌模块1用于搅拌二氧化锰混合物,所述粉料搅拌罐自转模块2用于驱动罐体自转。
优选地,所述粉料搅拌装置1包括一粉料搅拌电机11、一粉料搅拌芯杆12和多个粉料搅拌叶片13,所述粉料搅拌电机11电连接并且驱动所述粉料搅拌芯杆12旋转,所述粉料搅拌叶片13分别固接所述粉料搅拌芯杆12。当所述粉料搅拌电机11驱动所述粉料搅拌芯杆12旋转时,进一步带动所述粉料搅拌叶片13搅拌二氧化锰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粉料搅拌罐自转模块2包括一搅拌罐自转电机21和一粉料搅拌罐体22,所述粉料搅拌芯杆12和所述粉料搅拌叶片13内置于所述粉料搅拌罐体22,所述搅拌罐自转电机21驱动所述粉料搅拌罐体22旋转。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粉料搅拌罐体22的轴向方向与水平面倾斜呈一定角度,以便提高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搅拌性能,有助于提升粉料的均匀性。优选地,所述粉料搅拌罐体22的轴向方向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至60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粉料搅拌叶片13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粉料搅拌罐体22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加速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搅拌速率,有助于提升粉料的均匀性。换而言之,当所述粉料搅拌叶片13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时,所述粉料搅拌罐体22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当所述粉料搅拌叶片13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时,所述粉料搅拌罐体22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狮电器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狮电器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0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羊毛硫氨酸合成酶C样2的治疗剂
- 下一篇:电子器件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