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电子密码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8949.9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1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万忠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忠原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串行 通信 电子 密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码锁,具体是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电子密码锁。
背景技术
锁是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用以关住某个确定的空间范围或某种器具的,必须以钥匙或暗码打开的扣件。锁具发展到现在已有若干年的历史了,人们对它的结构、机理也研究得很透彻,因此,不用钥匙就能打开的方法和工具也层出不穷;现代人类文明社会里,由于社会中各种矛盾冲突十分剧烈,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文化修养水平等差异,群众中良莠不齐,善良的人们能够自觉规范自已的行为,“非礼不为”,虽无钥匙亦不会乱闯;然而,那些毫无道德观念的盗贼却想方设法利用高科技手段撬门开锁,使广大居民防不胜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住宅与部门的安全防范、单位的文件档案、财务报表以及一些个人资料的保存多以加锁的办法来解决,若使用机械式钥匙开锁,人们常需携带多把钥匙,使用极不方便,且钥匙丢失后安全性即大打折扣,为满足人们对锁的使用要求,增加其安全性,用密码代替钥匙的密码锁应运C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电子密码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电子密码锁,包括单片机,键盘电路模块,电源电路模块,语音播放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开关,发光二极管,电容C1,电阻R1,串口J1,三极管Q1,晶振Y1,喇叭LS1,按键和芯片U1;所述电源电路模块连接单片机;所述键盘电路模块连接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连接语音播放模块和数码管显示模块;所述开关连接电容C1,电容C1连接电阻R1,电阻R1连接发光二极管;所述单片机的P3.6引脚连接电阻R21,电阻R21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VCC,集电极依次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LED4,LED5和LED6,LED6连接电阻R22一端,电阻R22另一端接地;所述数码管依次连接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和三极管Q6,三极管Q1连接R10,三极管Q2连接R11,三极管Q3连接R12,三极管Q4连接R13,三极管Q5连接R14,三极管Q6连接R1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片机型号为AT89C5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U1型号为MAX2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基于串行通信的电子密码锁,采用串行通信在一根传输线上一位一位地传送信息,传输线少,特别适合远距离传输,串行通信硬件代价低,结构简单,传输距离也比并行通行长的多,具有语音播放功能,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串行通信的电子密码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串行通信的电子密码锁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于串行通信的电子密码锁接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电子密码锁,包括单片机,键盘电路模块,电源电路模块,语音播放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开关,发光二极管,电容C1,电阻R1,串口J1,三极管Q1,晶振Y1,喇叭LS1,按键和芯片U1;所述电源电路模块连接单片机;所述键盘电路模块连接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连接语音播放模块和数码管显示模块;所述开关连接电容C1,电容C1连接电阻R1,电阻R1连接发光二极管;所述单片机的P3.6引脚连接电阻R21,电阻R21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VCC,集电极依次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LED4,LED5和LED6,LED6连接电阻R22一端,电阻R22另一端接地;所述数码管依次连接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和三极管Q6,三极管Q1连接R10,三极管Q2连接R11,三极管Q3连接R12,三极管Q4连接R13,三极管Q5连接R14,三极管Q6连接R15;单片机型号为AT89C51,芯片U1型号为MAX2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忠原,未经万忠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8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智能家居门禁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图书馆书籍借阅管理指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