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纯电动车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8809.1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8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郝琪;肖琪;潘文杰;刘卫斌;李鑫;蔡甫;李海伦;陈慧超;吴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5;H01M10/6551;H01M10/6569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动车 磷酸 锂电池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纯电动车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主流发展趋势。电池作为动力能源目前仍是制约电动车发展的瓶颈,电池的性能对电动车的驱动能力、能量效率有重大的影响,而电池性能对温度十分敏感。电池的放电功率以及从制动中所能回收的能量都与电池温度密切相关。此外,温度还影响到电池的寿命。
为了发挥电池的最佳性能并尽量延长电池寿命,必须让电池工作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由于搭载动力电池组的车辆空间有限,电池排列相对密集,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顺利散出,使得电池组工作温度升高。电池工作温度升高降低电池的内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但是过高的工作温度会产生有害的化学反应,影响电池的功率输出、容量与稳定性,对电池结构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当温度超过电池的安全极限时,就使电池产生自燃或爆炸,威胁电动汽车的使用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电池进行热管理。
现有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最终是通过安装在电池箱上的温度控制系统来实现的。空气控温是最为简单的控温方式,但传热效率不如使用液体高。但液体控温系统能耗更大。在维持温度均匀性方面,采用液冷效果较好。但无论是强制空冷系统还是液冷系统,都需要风机、泵、换热器、加热器等其他附件。这使得系统变得复杂,且要消耗电池能量,使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纯电动车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散热装置,既能保证电池组在合理的温度区间工作,也能使得单体电池间的温差在合理范围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纯电动车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散热装置,包括电池箱、保险扣,电池箱包括箱盖和箱体,箱盖和箱体通过保险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围有半悬置式固定孔,箱盖背面、箱体的底部和内壁均设有真空腔均热板,箱体的底板安装有散热梳。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半悬置式固定孔包括板体,板体呈L形,板体的长边与箱体固定连接,固定孔设置在板体的短边,板体的内侧设有连接短边和长边的加强筋。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外沿设有配合放置密封胶条的凹槽。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保险扣在箱体每个侧围分别有两个,共有八个。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侧围上下共有八个半悬置式固定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既能保证电池组在合理的温度区间工作,也能使得单体电池间的温差在合理范围内。在现有电池组基础上尽量实现轻量化和高效的换热能力,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电池热管理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俯视图。
图中所示:1.箱盖,2.箱体,3.密封胶条,4.半悬置式固定孔,5.螺栓,6.保险扣,7.真空腔均热板,8.散热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以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2、3、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纯电动车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散热装置的爆炸图。
所述一种基于纯电动车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散热装置,其中包括电池箱箱盖1和电池箱箱体2,所述箱盖1和箱体2之间设有密封胶条3,所述箱盖1背面设有配合放置所述密封胶条3的凹槽,所述箱盖1和箱体2通过保险扣连接,保证了电池箱防尘防水的密封性。所述箱体2侧围有半悬置式固定孔4,防止在受到外界激励下电池箱振动过大,从而减少并控制电池箱体振动的传递。所述箱盖1背面、箱体2的底部和内壁均设有真空腔均热板7,能保证单体电池间温度的一致性、均匀性和热响应性,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所述箱体2的底板安装有散热梳8,既能将电池组传导出来的热量与大气进行热交换,还使得汽车底部形成规则的空气通道,减少行驶阻力。
所述半悬置式固定孔4通过螺栓5固定在电池箱和车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未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8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油发动机用高精度油管联接用弯管
- 下一篇:一种具有微沟槽减阻结构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