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泡的互控开关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8523.3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广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泡 开关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LED灯开关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LED灯泡的互控开关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LED灯泡由于其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在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其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逐步取代传统灯具成为主要的照明灯具。
现有技术中的LED灯泡的控制,LED灯泡一般安装在楼道的墙面,往往需要人走到开关处进行开关控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离开关很远却需要照明的用户来说很不方便。
另外,传统灯具的灯座通常有启辉器,通过启辉器来获得一个瞬时高压,从而启动传统灯具,也有利用电子镇流器来产生瞬时的高频高压来启动传统灯具的灯座,传统灯具被启动后,其两端电压回落至其额定电压范围。由于LED灯与传统灯具存在较大的区别,LED灯的启动不需要被提供上述瞬时高压,如果将LED灯装到传统灯具的灯座上,上述瞬时高压可能会损坏LED灯,因此,现有的LED灯与传统灯具的灯座不适配,不能直接装到传统灯具的灯座上,要更换LED灯,只能连同灯座也一起更换,这增加了更换LED灯的成本,阻碍LED灯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LED灯泡的互控开关控制电路,使用遥控器可以直接遥控开关LED灯泡,遥控器具有自发电功能,通过切换开关可以切换遥控器控制和楼道开关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泡的互控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遥控器、无线信号接收电路、LED灯泡和墙面双掷开关,所述遥控器中设置有按键指令接收电路、无线信号发送电路和自发电电路,所述无线信号发送电路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电路通信,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控制所述LED灯泡的状态;
所述自发电电路包括自发电线圈和自发电整流滤波模块,所述自发电线圈通过所述自发电整流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按键指令接收电路和所述无线信号发送电路相连接;
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电路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天线、无线信号处理模块、开关信号输出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天线依次与所述无线信号处理模块、无线信号输出模块和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相连接;
电源通过可控开关连接至所述LED灯泡,所述可控开关连接至一延时启动模块;所述延时启动模块包括整流二极管D1、延时电容C4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B1,所述整流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延时启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延时启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整流二极管D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延时电容C4的第一端和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B1的第一端,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B1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所述延时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所述可控开关的第二端还连接至所述LED灯泡,所述延时启动模块的输入端通过一双掷继电器连接至所述电源;
所述双掷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双掷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墙面双掷开关相连接,所述墙面双掷开关、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电路、LED灯泡、所述可控开关、所述延时启动模块和所述双掷继电器均设置于一开关外壳的内部。
较佳地,所述开关外壳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孔,且所述开关外壳的表面还贴设有荧光条。
较佳地,所述可控开关为双向晶闸管Q1,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电路还包括无线地址识别模块,所述无线地址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开关信号输出模块之间。
较佳地,所述延时触发模块还包括保护电容C3和限流电阻R1,所述保护电容3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B1的第二端,所述保护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所述限流电阻R1连接于所述延时电容C4和所述整流二极管D1之间,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B1的第一端和所述延时电容C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电阻R2。
更佳地,所述延时出发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串联后与所述限流电阻R1并联。
较佳地,所述无线信号发送电路包括开关控制信号处理模块、控制信号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发射天线。
较佳地,所述无线信号发送电路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电路之间基于WIFI、蓝牙、GPRS、CDMA、3G或4G网络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广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广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8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