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线束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8253.6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4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杰;杨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结构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线束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电子设备通过线束彼此连接,线束卡接在车辆的车身钣金处,需要额外对车身钣金设置用于卡接线束的安装孔,增加了生产工序和生产成本。同时,车身钣金的锋利边缘容易割破线束,且为避让车辆的其他零件,线束在部分位置与车身钣金间距一定距离,该位置的线束无法与车身钣金紧固连接,从而线束会在车辆行驶中发生震动而敲打车身钣金,进而车辆行驶中会发生异响,影响了乘员的乘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简化车辆生产工序的车身线束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线束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身线束结构,包括线束组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间隔设置在线束组上,所述连接件适于与车辆的车身粘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身线束结构,简化了车辆的生产工艺,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便于车身线束结构与车身的安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车身线束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线束组为扁平状。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粘接面,粘接面上设有粘胶。
进一步地,所述粘接面沿所述线束组的宽度方向延伸。
更进一步地,所述粘接面在所述线束组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超出所述线束组的上边缘和下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粘接面背离所述线束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适于与所述线束组套接固定,所述粘接面设置所述固定环的至少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线束组粘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软质塑料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身线束结构,所述车身线束结构安装在所述车辆的侧围内板的内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简化了车辆的生产工艺,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线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线束结构在车辆中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00,车身线束结构100,线束组1,连接件2,侧围内板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8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车载卫生间
- 下一篇: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