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7867.2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2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辉;樊群星;杨生彬;董贵明;胡昕;刘峰;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9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土壤 修复 改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资源,但是随着我国城镇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工业快速发展的30年间,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4000多万亩,由于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仅在2000年就达到320亿元人民币,受乡镇工业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在100亿以上。土壤污染不仅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了大气、水体等环境介质的二次污染,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土壤污染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处置有机污染土壤的装置,因为未对土壤进行预粉碎处理而导致处理效率较底,且现有的处理装置处理模式单一,处理效果有限,土壤输送和排料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包括粉碎箱、热解箱和反应箱,所述粉碎箱、热解箱和反应箱内分别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粉碎箱、热解箱和反应箱的左端分别设有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连接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粉碎箱的顶部右侧设有进料斗,粉碎箱的底部左侧设有第一输料管,第一输料管的下端连接于热解箱的顶部左侧,所述热解箱上套设有螺旋加热管,螺旋加热管的外侧设有隔热保温罩,所述热解箱的顶部右侧设有排气管,所述热解箱的底部右侧设有第二输料管,第二输料管的下端连接于反应箱的顶部右侧,所述反应箱的顶部还设有若干添加剂支管,各个添加剂支管的上端连接于添加剂总管上,所述反应箱的底部中间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抽拉板,所述粉碎箱内的第一转轴上设有若干粉碎刀,所述热解箱内的第二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反应箱内的第三转轴上设有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设有若干搅拌叶,搅拌叶的一端固定于矩形框架上,搅拌叶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三转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箱、热解箱和反应箱均为圆柱形筒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各个粉碎刀均为外端向左侧呈15°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叶左右对称设置,搅拌叶为外端向反应箱中间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粉碎箱内的粉碎刀转动,可对土壤进行粉碎,同时外端向左侧倾斜的粉碎刀利于土壤向左侧移动,以通过第一输料管排出到热解箱内;通过螺旋叶片转动可对土壤进行横向输送,以通过第二输料管排入到反应箱内,且通过螺旋加热管可对热解箱进行加热,以对土壤进行热解消毒,使得其中的污染物质能到热解挥发,通过排气管排出多余气体;通过矩形框架和搅拌叶转动可对土壤进行充分搅拌,且配合添加剂总管和添加剂支管向反应箱内进行药剂添加,可让污染的有机物能与处理药剂反应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倾斜设置的搅拌叶利于土壤从出料管排出。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对污染土壤进行快速修复改善,便于投入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粉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热解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应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斗,2-粉碎箱,3-第一电机,4-第一输料管,5-第二电机,6-添加剂总管,7-第二电机,8-反应箱,9-出料管,10-抽拉板,11-添加剂支管,12-第二输料管,13-热解箱,14-隔热保温罩,15-排气管,16-第一转轴,17-粉碎刀,18-螺旋加热管,19-螺旋叶片,20-第二转轴,21-矩形框架,22-搅拌叶,23-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7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描镜指向高精度静态测角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卧式循环式土壤污染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