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罩及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7863.4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1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颖;杨帅;梁幸幸;温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06 | 代理人: | 刘诚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罩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罩及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和临床上许多的医疗器械都需要采用面罩。面罩的种类有多种,主要包括防尘面罩、防雾霾面罩、麻醉面罩、氧气面罩或者雾化面罩,这些面罩在日常生活、治疗或者手术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些面罩大多是一次性的面罩,用完之后就会被丢弃,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增加了医疗成本。
传统的面罩采用硅胶材料,硅胶柔软对身体无害的特性在防护领域受到了很好的应用。面罩采用硅胶面罩虽然克服了一次性使用的问题,但硅胶面罩在正常情况下很容易吸附灰尘,且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面罩及口罩。
一种面罩,包括柔性面罩主体,所述柔性面罩主体的表面进一步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疏水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同时设置在所述柔性面罩主体的内侧和外侧,所述面罩主体为硅胶,所述防护层为无害消光油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1-20微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主体包括面部贴合部,所述面部贴合部为所述面罩主体向靠近人体面部一侧弯折延伸而成,使所述面罩主体与人体的面部贴合紧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部贴合部远离所述人体面部的表面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部贴合部的厚度沿延伸方向渐变递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部贴合部的宽度为1-3厘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主体设置为符合人体面部构型的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朝着远离人体面部方向突出,并在所述拱形结构内侧形成容纳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种口罩,包括上述所述的面罩,所述面罩主体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进一步安装有过滤模组,所述第二安装通孔进一步安装有呼吸模组,所述呼吸模组包括呼气单元或供气单元,所述呼气单元或供气单元均能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安装通孔,并可根据不同的呼吸模式的选择进行更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边缘加厚,加厚边缘的宽度为3-6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通过在面罩本体的表面加一层防护层,在保持硅胶面罩具有的优良性质基础之上,具有了所述面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吸附灰尘、易清洗、而且防止滋生细菌的优良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其中一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其中另一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面罩主体 2
防护层 3
面部贴合部 4
第一安装通孔 5
第二安装通孔 6
拱形结构 7
面罩 10
口罩 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及口罩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面罩10,包括柔性面罩主体2,所述柔性面罩主体2的表面进一步设置有防护层3。所述防护层3为疏水层。所述防护层3经过喷涂和烘烤固化于所述柔性面罩主体2的外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面罩主体2采用硅胶材料,所述防护层3采用疏水性质的材料。
所述防护层3可以为质地柔软、光滑并且不易吸附杂质的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喷涂设备将疏水性质的材料喷涂到所述柔性面罩主体2的外侧的表面,经一定的烘烤工艺,从而使所述防护层3在所述面罩10的外侧固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3可以为疏水性质的材料,疏水性质的材料柔软、光滑并且不易吸附杂质,使所述面罩10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吸附灰尘、易清洗。所述防护层3固化在所述柔性面罩主体2的外侧呈现雾面感,而且有磨砂的效果,手感也更爽滑。而且疏水性质的材料使得呼吸聚集的水汽很容易清除,能够减少细菌滋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面罩主体2采用硅胶材料,硅胶材料质地柔软,可直接固定在脸部。选用厚度适中的所述柔性面罩主体2。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柔性面罩主体2可以直接放在消毒清洗液中清洗,能够实现重复使用。由于大大降低了应用成本,也使便于所述罩体10的推广和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78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