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7136.8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2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6/02 | 分类号: | B65H16/02;B65H18/02;B65H19/12;B65H19/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999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印花布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经常需要对制造过程中的布匹进行肉眼检测。检测过程中一般需要一个人握持布匹的枢轴两端,另一人拉动所述布匹以展开所述布匹,然后进行检测,查看是否有瑕疵点或者是否有撕裂。然而,这样需要耗费不少人力,而且当需要将布匹收起时,不容易将布匹重新卷绕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需要较少人力且卷绕布匹方便的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
一种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包括支架、驱动组件、从动组件以及升降组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两侧的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第一皮带,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上,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第一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上。所述从动组件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皮带以及传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块、连接杆以及夹持杆,所述两个升降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升降块上,所述两个升降块还分别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上,所述夹持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升降块上,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有存放空间,每个升降块上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轮,所述两个夹持轮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块上还凸设有两个枢转柱,所述两个夹持轮分别活动地套设于所述两个枢转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枢转柱相互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块上还设置有张紧皮带,所述张紧皮带套设于所述两个枢转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张紧皮带的两侧分别抵持于所述升降块与所述夹持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均为圆柱形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杆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杆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上均凸伸形成有滚落凸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落凸块上形成有滚落斜面。
由于将布匹的枢轴两端分别放置于所述两个升降块的夹持空间中,即可抽动布匹的一端并展开布匹以进行检测作业,而无需另一个工作人员来托举所述布匹,从而节省了人力。而且由于所述布匹的枢轴两端仅为放置于夹持空间中,因此可以利用旋转布匹的枢轴来收卷所述布匹,使得所述布匹的卷绕较为方便。另外,由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夹持杆之间还形成有存放空间,因此方便所述布匹的留存和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IV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7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叉间距可调的纸堆翻转装置
- 下一篇:用于无纺布回收的支撑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