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上的重量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6321.5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0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陆;马明菊;高延;王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亚陆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65;G08G1/09;G01G19/02;E01F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重量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具体涉及一种桥梁重量控制系统,属于桥梁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桥梁事业的发展,桥梁越来越多,同时既有的许多桥梁亦逐渐进入了养护维修阶段,有关专家认为桥梁使用超过25年以上则进入老化期,据统计,我国桥梁总数的40%已经属于此范畴,均属“老龄”桥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桥梁管理者对桥梁的养护已日益重视。为了适应公路运输载重量不断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桥梁,使之能继续安全地为公路运输服务,桥梁检测最基本的标准,随着我国公桥梁事业的发展,桥梁越来越多,同时既有的许多桥梁亦逐渐进入了养护维修阶段,有关专家认为桥梁使用超过25年以上则进入老化期,据统计,我国桥梁总数的40%已经属于此范畴,均属“老龄”桥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桥梁管理者对桥梁的养护已日益重视。为了适应公路运输载重量不断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桥梁,使之能继续安全地为公路运输服务,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必须对桥梁进行鉴定。随着各地如火如荼地发展桥梁,接踵而来的桥梁施工事故也频频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屡屡发生的桥梁施工事故让人触目惊心,原因可能不尽相同,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每个方面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安全事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事故折射出的是安全施工监测技术和手段的不足,以及施工安全管理和监管力度的欠缺。现在很多桥梁使用寿命不长,主要是行驶的车辆超载,桥梁承受的压力过大,降低桥梁的使用寿命,为此提供了一种桥梁承重预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桥梁不能控制桥梁所承受的额定压力而提高桥梁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桥梁重量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上的重量控制系统,所述桥梁分为左侧车道和右侧车道;其特征在于:重量控制系统包含左侧车道的第一控制系统以及右侧车道上的第二控制系统;第一、第二控制系统均包括独立的控制台、位于控制台近端车道上的入口端重量感应器,位于控制台远端车道上的出口端重量感应器;控制台内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控制台上还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警示器,所述警示器上设有太阳能收集板;所述太阳能收集板电连接蓄电池,蓄电池分别连接控制器、升降装置、警示器、入口端重量感应器和出口端重量感应器;入口端重量感应器和出口端重量感应器信号连接控制器输入端,控制器输出端连接警示器以及升降装置。
作为优选,第一控制系统和第二控制系统结构完全相同。
作为优选,第一控制系统上的控制器和第二控制系统上的控制器相互信号连接。进一步的,入口端重量感应器和出口端重量感应器均是具有记数和称重功能的重量感应器,用于将车辆测量的数量和重量信号输入至相应的控制器。
作为优选,控制器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两路分别是通过警示器连接升降装置和直接连接升降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是智能单片机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升降杆。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桥梁重量控制系统,使用该装置的最大好处就是能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不会出现桥梁没到重建的时期而发生坍塌,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险的现象,让一些超载的车子,不能通过桥梁行驶,让桥梁的所承受的重量压力一定且不会超重服役,当车辆过多行驶在桥梁上,桥梁压力过大,就会控制桥梁护栏拦住后面的车子,当前面的车子通过桥梁后,护栏会自动放开,让其他车子继续行驶,保护了桥梁不被损坏,从而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亚陆,未经王亚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6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检测报警灯杆
- 下一篇:一体化多车道测速抓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