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6197.2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强;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九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F10/00 | 分类号: | G04F10/00;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动作 时间 测试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电容器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智能电容器是一种集成现代测控、电力电子、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容器等先进技术为一体的智能无功补偿装置。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电容器,它包括壳体及设在壳体内的内部组件,所述内部组件包括电容器、智能测控模块、复合开关、线路保护模块及人机界面模块。这种智能电容器,能实现参数检测、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的过零投切、智能保护、人机对话等多项功能。
上述的复合开关一般由继电器和相应的驱动电路构成,也可称为继电器投切电路,主要用于在市电的电压压过零瞬间,通过驱动电路来控制继电器的触点开关吸合,以将电容器投入到电网。
由于继电器必须在电网电压过零时闭合,否则会导致继电器损坏。而继电器又具有一定的动作时间,因此,智能电容器需要根据电网电压的过零点,提前控制继电器动作(提前量为继电器的动作时间)。故而,对于继电器的动作时间的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电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智能电容器内的继电器的动作时间进行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电路,用于对智能电容器内的继电器的动作时间进行测试;包括:
继电器触点接口电路,与待测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耦接,以检测待测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通断状态,并输出相应的动作信号;
继电器线圈接口电路,包括供电引脚以及若干组继电器线圈输入引脚;其中,所述供电引脚用于向智能电容器供电,所述继电器线圈输入引脚用于与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两端耦接;
继电器通断检测电路,具有若干组检测端口,且所述检测端口与所述继电器线圈输入引脚一一耦接;所述继电器通断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每一组检测端口的输入信号输出相应的继电器通断信号;
MCU控制电路,耦接有串口通讯电路,所述MCU控制电路通过所述串口通讯电路与所述智能电容器的主控制器耦接,以向所述主控制器发送测试命令;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响应于所述测试命令控制相应的待测继电器通/断。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触点接口电路包括第一接口、光耦合器、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具有两个接线端,且其中一个接线端耦接于12V电压,另一个接线端与第一电阻串联后耦接于光耦合器的1脚;所述光耦合器的2脚接地,3脚接地,4脚与第二电阻串联后耦接于VCC电压;所述光耦合器的4脚还耦接于MCU控制电路。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通断检测电路包括若干组电压方向检测电路,电压方向检测电路与继电器线圈输入引脚一一耦接,以检测对应的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电压方向,并根据电压方向输出相应的继电器通断信号。
优选地,所述电压方向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同相端耦接于VCC电压,反相端耦接于一组继电器线圈输入引脚。
优选地,所述串口通讯电路采用RS485通讯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测试数据准确;2、可对智能电容器的主电路板进行直接测试,无需对继电器进行单独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电路的模块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中RS485通讯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实施例中继电器触点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实施例中继电器线圈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实施例中继电器通断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00、继电器触点接口电路;200、RS485通讯电路;300、继电器线圈接口电路;400、继电器线圈接口电路;500、继电器通断检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九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九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61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