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95546.9 申请日: 2017-01-22
公开(公告)号: CN207130544U 公开(公告)日: 2018-03-23
发明(设计)人: 陈伟志;李安洪;吴沛沛;李楚根;姚裕春;曾永红;胡超;胡会星;李井元;龚建辉;薛海洋;叶丹;丁兆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E01B2/00 分类号: E01B2/00;E01F5/00
代理公司: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5 代理人: 王建国
地址: 610031***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盐渍 土地 区船槽 隔断 式无砟 轨道 路堑基床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高速铁路走出海外势在必行,然而,在海外高速铁路工程设计依然面临着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盐渍土就是其中之一。盐渍土是一类具有不同程度盐碱化土体的统称,在各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及滨海区域广泛分布。盐渍土按含盐量分类包括:弱、中、强、超盐渍土,我国“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中涉及大面积的盐渍土地区,特别是中 -强盐渍土。

一般而言,无砟轨道路堑基床范围内中-强盐渍土含盐量、盐胀、溶陷等力学特性难以满足基床设计要求,需要采取换填、地基改良等措施进行处理;其次,高速铁路线位往往穿越盐质荒漠,沿线不含盐的优质路基填料极其匮乏;另一方面,无砟轨道中-强盐渍土路堑基床应具有长期抗盐渍化功能。上述难题成了盐渍土地区高速无砟路基设计的难题,迫切需要以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提出一种新型中-强盐渍土路堑基床结构,并符合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以解决中-强盐渍土地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堑设计面临的技术难题,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变形控制、耐久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倒L型防护层,设置在基床开挖两侧边坡上;纵向渗水排盐盲沟,设置于基床两侧倒L型防护层坡脚处;基底隔断层,设置在基床底面和纵向渗水排盐盲沟上方;基底隔断层上方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基床底层下结构层、基床底层上结构层、基床隔断层、基床表层;排水沟,设置在基床底层上结构层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解决中-强盐渍土地区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设计面临的技术难题。在国内外率先推出的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有效利用粗颗粒盐渍土填筑路堑基床,及时疏排路堑基底富盐,避免基床次生盐渍化;具有结构新颖、安全可靠、节约投资、施工简单等特点,满足了中-强盐渍土地区高速无砟铁路变形控制要求。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六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的断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中纵向渗水排盐盲沟的大样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中横向渗水排盐盲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中基底隔断层的大样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中基床隔断层的大样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中基床隔断层与护肩、排水沟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倒L型防护层1,纵向渗水排盐盲沟2,塑料盲管或PVC花管2.1,洁净碎石2.2,基底隔断层3,碎石层3.1,第一中粗砂层3.2,复合土工膜3.3,第二中粗砂层3.4,基床底层下结构层4、基床底层上结构层5、基床隔断层6、基床表层7,排水沟8,护肩9,横向渗水排盐盲沟10,钢筋混凝土排水管10.1,洁净碎石 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它包括:倒L型防护层1,设置在基床开挖两侧边坡上;纵向渗水排盐盲沟 2,设置于基床两侧倒L型防护层坡脚处;基底隔断层3,设置在基床底面和纵向渗水排盐盲沟2上方;基底隔断层3上方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基床底层下结构层4、基床底层上结构层5、基床隔断层6、基床表层7;排水沟8,设置在基床底层上结构层两侧。

在上述方案中:

倒L型防护层1采用浆砌片石砌筑,厚度不小于0.3m,边坡坡率不小于1:0.75,所用水泥砂浆应具有抗酸碱腐蚀性能。

参考图2,纵向渗水排盐盲沟2采用梯形沟,沟深大于0.3m,底宽不小于0.3m,两侧坡率为1:1,纵向坡度不小于3‰,单面坡长度不大于 200m;纵向渗水排盐盲沟2出水口应引入路堤地段排水沟或横向渗水排盐盲沟10;横向渗水排盐盲沟10沟底高程至少比纵向渗水排盐盲沟2高程低a,a为纵向渗水排盐盲沟2的沟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5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