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板式胶囊剥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4385.1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3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汪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10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板 胶囊 剥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板式胶囊剥除机。
背景技术
胶囊,一般是指一种用来盛装药物的圆筒状产品,一般用于对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口感不好、易于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以及易吸入气管的药的包装。这些药装入胶囊,既保护了药物药性不被破坏,也保护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铝塑板是以经过化学处理的涂装铝板为表层材料,用聚乙烯塑料为芯材,在专用铝塑板生产设备上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本文所述的铝塑板特指药用铝塑板。胶囊常常装于铝塑板内制成容易包装的药用铝塑板,以便于整盒包装和出售。
目前,药品普遍存在服用期限,每年都有需要报废处理的药品,若直接将这些报废药品进行焚烧、填埋或其他化学处理,必然造成资源浪费,为此经常需要对这些药品进行回收处理。通常的药品铝塑板加工制造困难,若能够将报废药品中的药品铝塑板进行回收,必然能够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做到资源的重复利用。因此,胶囊剥除是铝塑板回收前的的准备工作,将铝塑板中的包装的产品和铝塑板分离是铝塑板回收过程的中心任务。在产品和铝塑板分离的技术领域,目前,除了全人工的方法外,也有用机械机构实现的方法,核心工作原理是将安装了铝塑板的传送带经过轮毂折弯挤压后,产品从铝塑板中脱落出来,这种方法实现了半自动化,缺点是铝塑板软硬程度不同可能会造成脱落不完全的情况,分离效率比较低。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压板式胶囊剥除机,对上述方法和设备进行了改进:1、先将铝塑板的安装卡槽部分和传动皮带实现分层,这样对皮带轮影响小,往卡槽里面装铝塑板更便捷;2、在折弯挤压后增加了垂直挤压工序,提高了剥除率;3、在折弯挤压前增加了破料刀划割铝塑面的机构,使得折弯挤压过程更容易完成;以便于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拆卸和安装方便的压板式胶囊剥除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压板式胶囊剥除机,它包括机架、水平划切机构、折弯挤压机构、垂直挤压机构和回收装置,机架为中空框架结构,机架上从右到左依次固定设置有立柱A、立柱B、立柱C;所述的水平划切机构包括传送带、传送轮A、传送轮B和L形破料刀,传送轮A固定安装于立柱A上,传送轮B固定安装于立柱B上,传送轮A与传送轮B横向对齐,传送带依次绕过传送轮A和传送轮B,L形破料刀安装于立柱B的上端且位于传送带的下方,L形破料刀与传送带的下传送面之间的距离为可调整的;所述的折弯挤压机构包括传送轮B、传送带和传送轮C,传送轮C安装于立柱B的中段位置且位于传送轮B的正下方,传送带绕过传送轮B后,然后斜向向下交错绕过传送轮C,传送带与传送轮C压紧接触;所述的垂直挤压机构包括传送带、挤压板、曲柄连杆机构和电机A,挤压板由电机A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进行间歇式上下驱动,挤压板位于传送带的正上方,垂直挤压机构安装于机架的横向柱上;所述的回收装置安装于机架的内框架的中央位置,且同时位于折弯挤压机构和垂直挤压机构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送带由电机B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挤压板的正下方设置有筛板,传送带在挤压板与筛板之间进行传送。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送带包括左右两侧同步运行的传送带框,左右两侧的传送带框之间形成有一条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右两侧的传送带框的对应位置均铆接有卡槽,左右两侧的卡槽之间用于卡住铝塑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板式胶囊剥除机解决了铝塑板中的包装的产品和铝塑板分离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精简、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板式胶囊剥除机对于铝塑板的拆卸和安装方便,应用前景广泛,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送带框17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槽1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传送带,3-传送轮A,4-传送轮B,5- L形破料刀,6-传送轮C,7-挤压板,9-曲柄连杆机构,10-电机A,11-筛板,12-回收装置,13-电机B,14-立柱A,15-立柱B,16-立柱C,17-传送带框,1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4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易腐垃圾预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先进制造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