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94033.6 | 申请日: | 2017-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8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廖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40007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 建筑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土木建筑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现有的土木建筑在进行支撑时不方便,而且安全性低,如专利申请号为CN 106088663 A中的支撑装置,靠减震连接柱来降低主支撑轴的震动,这种连接会损伤连接板,继而影响整个支撑装置的安全,所以设计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可以把主支撑板上的震动放在整个装置的最下端,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延长了其适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板、侧支撑柱、减震圈、连接板、固定栓、侧承重板、主承重板、主支撑柱、锥形快、侧挡板、弹簧套柱、三角滑块和弹簧,可以把主支撑板上的震动放在整个装置的最下端,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延长了其适用寿命。
底部支撑板与侧支撑柱相连接,且底部支撑板位于侧支撑柱的下端,减震圈位于侧支撑柱与连接板之间,且减震圈位于侧支撑柱的上端,固定栓与侧支撑柱相连接,侧承重板与固定栓相连接,主承重板与主支撑柱相连接,且主承重板位于主支撑柱的上端,主支撑柱与锥形快相连接,且主支撑柱位于锥形快的上端,挡板与弹簧套柱相连接,三角滑块与弹簧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所述的三角滑块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所述的两个三角滑块关于主支撑柱的轴线对称。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所述的挡板与弹簧套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可以把主支撑板上的震动放在整个装置的最下端,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延长了其适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部支撑板1;侧支撑柱2;减震圈3;连接板4;固定栓5;侧承重板6;主承重板7;主支撑柱8;锥形快9;侧挡板10;弹簧套柱11;三角滑块12;弹簧13。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板1、侧支撑柱2、减震圈3、连接板4、固定栓5、侧承重板6、主承重板7、主支撑柱8、锥形快9、侧挡板10、弹簧套柱11、三角滑块12和弹簧13,可以把主支撑板上的震动放在整个装置的最下端,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延长了其适用寿命。
底部支撑板1与侧支撑柱2相连接,底部支撑板1与侧支撑柱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底部支撑板1位于侧支撑柱2的下端,减震圈3位于侧支撑柱2与连接板4之间,且减震圈3位于侧支撑柱2的上端,固定栓5与侧支撑柱2相连接,固定栓5与侧支撑柱2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侧承重板6与固定栓5相连接,侧承重板6与固定栓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主承重板7与主支撑柱8相连接,主承重板7与主支撑柱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主承重板7位于主支撑柱8的上端,主支撑柱8穿过连接板4,主支撑柱8与锥形快9相连接,主支撑柱8与锥形快9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主支撑柱8位于锥形快9的上端,挡板10与弹簧套柱11相连接,挡板10与弹簧套柱1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三角滑块12与弹簧13相连接,三角滑块12与弹簧13的连接方式为接触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三角滑块12的数量为两个。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两个三角滑块12关于主支撑柱8的轴线对称,使得锥形快9两侧受力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4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浆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