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球垫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3701.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4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仲甫 |
主分类号: | A63B41/00 | 分类号: | A63B41/00;A63B43/00;A63B6/00;A63B4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球垫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体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将充气球组装在一框体内,再将该组装充气球的框体安装在一装置上,使乘坐者在乘坐或仰躺时,能对人体的的压迫点或部位具有减压效果的充气球垫体结构。
背景技术
充气球又称为健身球、抗力球,是一种特殊的健身工具,最早起源于瑞士,其一开始设计的目的在于作为一种康复医疗的设备,帮助运动神经受损的病患恢复平衡与运动能力。
在欧美地区相当多公司以及学校都把充气球当作座椅来使用,其能达到锻炼背部、腰部的效果,使得人体乘坐时不会驼背,然而,直接把充气球当作座椅乘坐仍有下列缺点:
1. 因为充气球没有椅背以及没有稳固在地面,可能造成乘坐者一时分心而造成侧翻、摔伤的情况。
2. 充气球并不能像办公椅可以滑动、转动;当要移动时必须站起,且充气球需要找空间收藏,避免影响其他人工作路线。
3. 由于乘坐人员乘坐在充气球要避免分心,因此注意力都会放在控制充气球的平衡上,反而不能全神贯注的处理工作、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球垫体结构,将充气球组装在一框体内,再将组装有充气球的框体安装在如椅垫、沙发、办公椅、运动健身器具的坐垫与靠垫、自行车的坐垫、机车的坐垫等装置上,使得乘坐者乘坐在充气球垫体上时,除了能保持平衡,也能对乘坐者的压迫点或部位具有减压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球垫体结构,主要包括:
一充气球,其为主要由塑料制成的球体结构,该充气球具有一供充气的打气口,该充气球中央外缘设有至少一沟槽或凸肋。
一框体,其供该充气球组装,该框体中央设置一个以上的安装口,该安装口具有一对应该沟槽的凸缘或凹槽。
据此,将该充气球装入该框体内,通过打气口打气,使得该充气球的沟槽或凸肋嵌套或嵌入于该框体的凸缘上或凹槽内,再将该框体组装于一装置上,使乘坐者在乘坐或仰躺时,能对人体部位或压迫点产生减压效果。
其中,该框体具有一安装口,且该安装口外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连接部,该各连接部连接而使多个框体构成一框体模块,再将该多个充气球组装在该框体模块上,以构成一充气球模块结构。
其中,该框体模块开设一个以上的安装口,且该安装口都位于该框体模块的同一平面上,将多个充气球的沟槽或凸肋嵌套或嵌入在该框体的凸缘上或凹槽内,以构成一充气球模块结构。
其中,该框体还设置有一补强杆。
其中,该充气球为圆球状、圆饼状、半球状、圆环状或胶囊状,且都具有缓冲减压功能。
其中,该圆环状的充气球中央设一通孔。
其中,该装置为一床垫或椅垫。
其中,该装置为一运动健身器具的坐垫及靠垫。
其中,该装置为一自行车或机车的坐垫。
通过上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下列优点:
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体在乘坐或仰躺在充气球垫体上时,能对人体部位提供减压的效果的充气球垫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安装在装置上,例如:椅垫、沙发、椅背,运动健身器具的坐垫或靠垫、自行车坐垫及机车坐垫,使人体乘坐时,具有舒缓身体每一压迫点的减压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球设置有多个连接部,通过该连接部将多个充气球组装一体,形成一充气球模块结构,再将该充气球模块结构组装在具有对应充气球数量、大小、形状的框体内,借此,可当作床垫或整组沙发、运动健身器具及自行车/机车坐垫使用,以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及具有对身体部位减压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a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分解图(一);
图1b:本实用新型的图1a对应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1c:本实用新型的图1a、1b的可替换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a本实用新型的图1a的充气球平面图与框体剖面结构分解图;
图2b:本实用新型图1b的充气球平面图与框体剖面结构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分解图(二);
图6:图5的组合立体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四);
图9a: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9b:本实用新型的图9a对应加强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的图1a的可替换结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仲甫,未经张仲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3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群管理方法
- 下一篇: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的制动楔块、紧急制动装置及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