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钛网的颈椎前路固定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3326.2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2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永珍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F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钛网 颈椎 前路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耗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钛网的颈椎前路固定板。
背景技术
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骨折、颈椎结核、颈椎肿瘤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治,需在手术中切除病变,行颈椎体次全切除扩大椎管,植入钛网,再用钢板固定重建颈椎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钛网和钢板分离,手术时先将钛网根据需要进行裁剪,然后放入减压颈椎中,放入时较难将钛网放正,有时需要将钛网敲击放入,再用钢板固定,手术操作烦锁,易损伤颈脊髓,增加手术时间及风险,由于没有与钢板固定,容易造成钛网脱位、沉降、移位,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两端加盖一定程度上影响骨生长融合影响患者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带钛网的颈椎前路固定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钛网的颈椎前路固定板,包括固定板、钛网和螺丝孔,所述钛网为“U”型,开口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钛网两端设有内折的折边,上折边呈向上的弓形,使钛网与椎体接触更加解剖吻合,便于安装;所述螺丝孔设于固定板两端。
所述折边的内折面与钛网的“U”型面成直角,折边长度为2-5mm。
所述螺丝孔在固定板两端各设有两个。
所述螺丝孔旁设有卡合螺栓,卡合螺栓的螺帽为偏心结构。
所述固定板和钛网为一次成型、焊接、或卡合连接而成,均采用钛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钛网和固定板为一体同时植入,减少手术步骤和时间,避免脱位、沉降、移位现象,降低手术风险;弓形折边设计和“U”型面增加植骨块与正常椎体接触面,有利于骨生长融合,加快康复,提升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钛网的颈椎前路固定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钛网的颈椎前路固定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钛网的颈椎前路固定板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带钛网的颈椎前路固定板,包括固定板1、钛网2和螺丝孔3,所述钛网2为“U”型,开口与固定板1连接;所述钛网2两端内折形成有折边4,上端折边4呈向上的弓形,下端折边4呈水平,使钛网2与上下椎体接触更加解剖吻合,便于安装,钛网2的折边设计,能够确保颈椎体有效支撑;上下两端“U”型开口增加植骨与上下椎体接触面,有利于骨生长融合;所述螺丝孔3设于固定板1两端,该结构能够确保钛网植入颈椎间时不需敲击,避免敲击过重撞击到脊髓的风险,连接的固定板有利于固定钛网植入位置,提升手术质量。
所述折边4的内折面与钛网2“U”型面成直角,内折的折边4长度为2-5mm,所述钛网及固定板高度可每增加2mm一挡设计,便于选择使用。
所述螺丝孔3在固定板1两端各设有两个。
所述螺丝孔3旁设有卡合螺栓5,卡合螺栓5的螺帽为偏心结构。
所述固定板1和钛网2为一次成型、焊接、或卡合连接而成,均采用钛合金制成。
使用时,根据颈椎部位切除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钛网1尺寸,将碎骨或人工骨放入钛网1内,钛网1设有折边4,在钛网1倾斜时可以防止碎骨漏出;碎骨填好后,将钛网1放入到切除位置,弓形一侧位于颈椎上侧,通过固定板2可以很好的把握植入时的方向、位置和力度,避免损伤脊髓神经。固定好位置,用医用螺丝在螺丝孔3位置将钛板2与颈椎固定,螺丝锁紧后,转动卡合螺栓5将螺丝卡紧,从而确保螺丝不会松动退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钛网和固定板为一体同时植入,减少手术步骤和时间,避免脱位、沉降、移位现象,降低手术风险;弓形折边设计和“U”型面增加植骨块与正常椎体接触面,有利于骨生长融合,加快康复,提升手术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永珍,未经林永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3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