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管烫印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3073.9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熊成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碧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9/00 | 分类号: | B41F1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4 | 代理人: | 湛海耀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软管烫印夹具。
背景技术:
烫印为一种印刷装饰工艺。将金属印版加热,施箔,在印刷品上压印出金色文字或图案。
烫印亦为烫金,烫金工艺是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将电化铝中的铝层转印到承印物表面以形成特殊的金属效果,因烫金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电化铝箔,因此烫金也叫电化铝烫印。电化铝箔通常由多层材料构成,基材常为P E,其次是分离涂层、颜色涂层、金属涂层(镀铝)和胶水涂层。管由于具备应用方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譬如:牙膏、洗面奶、面霜等化妆品领域。
在现在的软管烫印中,作用于软管上的夹具容易传导热量,由于软管大多都为塑料,容易变形,软管烫印时需要把夹具插入软管中,再于铁板上进行烫印,如果夹具发热膨胀则不容易安装软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管烫印夹具,所述软管烫印夹具使用绝热材料以及改变其结构,使其避免发热便于安装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软管烫印夹具,包括圆柱体,所述圆柱体 内插设有连接轴,所述圆柱体与所述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所述连接轴一端设有连接端,该连接端延伸出圆柱体外。
所述圆柱体在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设有圆倒角,所述圆柱体在圆倒角所在侧面上设有圆锥形凹陷,所述圆柱体内部中心挖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插设于所述通孔,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连接轴。
所述圆柱体材质为绝热材料。
所述绝热材料为玻璃纤维。
所述绝热材料为石棉。
所述绝热材料为岩棉。
所述绝热材料为硅酸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软管烫印夹具材质为绝热材质,避免夹具发热膨胀,同时夹具上设有圆倒角,两者结合利于软管安装,把对软管伤害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软管烫印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软管烫印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2所示,一种软管烫印夹具,包括圆柱体1,所述圆柱体1内插设有连接轴2,所述圆柱体1与所述连接轴2之间设置有轴承3。
所述连接轴2一端设有连接端4,该连接端4延伸出圆柱体1外。应理解,所述连接端4作用为便于安装于烫印机上。
所述圆柱体1在远离所述连接端4的一端设有圆倒角5,所述圆柱体1在圆倒角5所在侧面上设有圆锥形凹陷,所述圆柱体1内部中心挖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2插设于所述通孔,所述轴承套3设于所述连接轴2。应理解,所述圆倒角5位便于软管的安装。
所述圆柱体1材质为绝热材料。应理解,所述绝热材料的作用为避免圆柱体1发热以及膨胀,导致不利于安装软管或损伤软管。
所述绝热材料为玻璃纤维。
所述绝热材料为石棉。
所述绝热材料为岩棉。
所述绝热材料为硅酸盐。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碧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碧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3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鲜明的印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压平烫烫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