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气动机构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2693.0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8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谦;刘鹏;符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6J15/16;F16J15/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动 机构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气动机构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打磨陶瓷坐便器胚体时,恒力装置的气缸活塞杆做伸缩运动,从而带动执行件对陶瓷坐便器胚体打磨。然而,打磨操作产生了大量粉尘。这些粉尘在恒力装置伸缩运动过程中,随空气进入恒力装置内部,从而损坏结构件。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气动机构的结构件容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气动机构的密封装置,它能够防止粉尘进入气动机构的内部,从而避免粉尘损坏其结构件。
一种用于气动机构的密封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密封罩、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密封罩能够伸缩,所述密封罩的一端密封套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密封罩的另一端密封套接所述第二连接件。
上述的用于气动机构的密封装置中,气动机构安装于密封罩内。密封罩能够伸缩,从而气动机构能够在密封罩内做伸缩运动。密封罩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密封连接,密封罩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密封连接,从而使得气动机构密封安装于密封罩内,防止粉尘进入气动机构内,从而避免粉尘损坏其结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用于安装导线管。导线管一端与第一管接头连接,导线管另一端与气柜连接。当安装于密封罩内的气动机构需要与气柜进行电性连接时,导线一端与气动机构电性连接,导线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管接头和导线管、并与气柜电性连接。如此,气动机构既能够通过第一管接头实现与外界电性连接,又能够防止粉尘通过第一管接头进入气动机构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用于安装气管。气管一端与第二管接头连接,导线管另一端与气柜连接,从而实现安装于密封罩内的气动机构与气柜连通,且防止粉尘通过第二管接头进入气动机构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法兰盘和第三管接头,所述法兰盘密封套接于所述密封罩,所述第三管接头安装于所述法兰盘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四管接头,所述第四管接头与所述第三管接头相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的内部用于安装气动机构,所述法兰盘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用于连通所述气动机构和位于所述密封罩外部的气动执行件。气动执行件通过夹具与法兰盘的端面密封连接。安装于密封罩内部的气动机构通过气孔控制气动执行件,且能够防止粉尘通过气孔进入密封罩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接头与所述第四管接头均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装设有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喉箍,所述密封罩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喉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盘密封套接于所述密封罩,所述第二连接盘用于与机械手连接,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盘,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为折叠管状结构,或者,所述密封罩为弹性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气动机构的密封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100、密封罩,200、第一连接件,201、第一管接头,202、第二管接头,203、第四连接头,204、第一连接盘,205、第二连接盘,206、连接管,300、第二连接件,301、法兰盘,302、第三管接头,303、气孔,400、第一喉箍,500、第二喉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2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