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自闭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2309.7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8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乐磊;柳丽;张松;阮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21/04 | 分类号: | F16K21/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6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自闭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在水管上控制出水的水龙头,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自闭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管上控制出水的必不可少的部件,为了防止细菌的交叉感染,在很多公众场合,普遍采用自闭水龙头,使用者向下按压水龙头,出水一段时间后水龙头自动关闭,可防止洗干净的手再次沾染细菌。目前的自闭水龙头有感应式自闭水龙头和机械式自闭水龙头,感应式自闭水龙头成本较高,机械式自闭水龙头有些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如:在按钮的内壁上设置摩擦环,通过摩擦环与壳体的摩擦作用延迟水龙头的自闭时间,但是这种机械式自闭水龙头中摩擦环的磨损较严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摩擦环,给维修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轻摩擦环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机械式自闭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式自闭水龙头,包括壳体、阀芯和按钮,所述的壳体的下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阀芯竖直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中用于实现出水或断水,所述的阀芯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与所述的壳体密封滑动配合,所述的驱动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扁平状的螺旋杆,所述的驱动杆的直径大于所述的螺旋杆的最大宽度,所述的壳体上螺接有壳体端盖,所述的壳体端盖上设置有长方形的通孔,所述的螺旋杆穿过所述的通孔且与所述的通孔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螺旋杆的上端轴接有内端盖,所述的内端盖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的内端盖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按钮中,所述的按钮同轴套设在所述的壳体端盖上且与所述的壳体端盖之间设置有摩擦环,所述的摩擦环嵌在所述的按钮的内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弹簧,所述的弹簧套在所述的螺旋杆上,所述的弹簧的上端顶在所述的内端盖上,所述的弹簧的下端顶在所述的壳体端盖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发条,所述的发条的内端与所述的螺旋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发条的外端与所述的内端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的阀芯螺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驱动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扁平状的螺旋杆,螺旋杆穿过长方形的通孔且与通孔之间具有间隙,按钮复位时,通过螺旋杆的旋转上升和摩擦环与壳体端盖之间的摩擦作用实现水龙头的延时自闭,减轻了摩擦环的磨损,延长了摩擦环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壳体端盖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机械式自闭水龙头,包括壳体1、阀芯2、驱动杆3和按钮4,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进水口11,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12,阀芯2竖直设置在壳体1中用于实现出水或断水,驱动杆3的下端与阀芯2螺接固定,驱动杆3与壳体1密封滑动配合,驱动杆3的上端一体设置有扁平状的螺旋杆31,驱动杆3的直径大于螺旋杆31的最大宽度,壳体1上螺接有壳体端盖5,壳体端盖5上设置有长方形的通孔51,螺旋杆31穿过通孔51且与通孔51之间具有间隙,螺旋杆31的上端轴接有内端盖6,内端盖6上固定设置有发条7,发条7的内端与螺旋杆31固定连接,内端盖6同轴固定设置在按钮4中,按钮4同轴套设在壳体端盖5上且与壳体端盖5之间设置有摩擦环8,摩擦环8嵌在按钮4的内表面上。
上述实施例一中,该自闭水龙头的延时自闭过程为:向下按压按钮4,带动螺旋杆31旋转下降,阀芯2打开,实现水龙头的出水,此时,发条7收紧蓄能;放开按钮4,水流的压力推动阀芯2上升复位,发条7同时释放能量带动螺旋杆31反向旋转,使得螺旋杆31旋转上升,在与摩擦环8与壳体端盖5之间的摩擦作用下共同实现水龙头的延时自闭。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机械式自闭水龙头,包括壳体1、阀芯2、驱动杆3和按钮4,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进水口11,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12,阀芯2竖直设置在壳体1中用于实现出水或断水,驱动杆3的下端与阀芯2螺接固定,驱动杆3与壳体1密封滑动配合,驱动杆3的上端一体设置有扁平状的螺旋杆31,驱动杆3的直径大于螺旋杆31的最大宽度,壳体1上螺接有壳体端盖5,壳体端盖5上设置有长方形的通孔51,螺旋杆31穿过通孔51且与通孔51之间具有间隙,螺旋杆31的上端轴接有内端盖6,螺旋杆31上套设有弹簧9,弹簧9的上端顶在内端盖6上,弹簧9的下端顶在壳体端盖5的上端面上,内端盖6同轴固定设置在按钮4中,按钮4同轴套设在壳体端盖5上且与壳体端盖5之间设置有摩擦环8,摩擦环8嵌在按钮4的内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2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焊接多功能平衡阀及其组成的多功能流体调控管路
- 下一篇:恒温快拆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