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防止高压损坏的电源及通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2275.1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山;俞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恒派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33235 | 代理人: | 龙湖浩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防止 高压 损坏 电源 通信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高压损坏的电源及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具有智能调光功能的LED电源一般带有三根线:Diming+(调光)线,GND线、VDD(Vin)供电线,如图3。在电源不上电情况下,外界编程器可通过此三根调光线连接和电源进行通讯。这三根线所起的作用是:Dimming+线起模拟输入、通信功能,VDD(Vin)线在通讯时起供电功能,供电由电源外部经过Vin给电源内部供电。
此方法的缺点:1.连线繁琐,需要连接三根线,其中一条为专门供电的VDD(Vin)供电线,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不但接线时间长,而且极易误接;2.由于VDD(Vin)线本来就是用来给电源内部供电供电,所以当VDD(Vin)端出现高压时,高压也可以由此进入,因此如果VDD(Vin)线与电源输出的高压线(几百伏)碰到,会造成电源内部调光电路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方案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只有调光线和GND线的电源通信电路,特点是光靠调光线和GND线就能实现模拟输入、通信和供电。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防止高压损坏的电源及通信电路,包括用于模拟输入、通信的调光线以及GND线,所述调光线的输出端连接电源内部芯片U1,所述调光线包括电容C1,通过调光线输入端输入高低电压的控制,电容C1进行持续的充、放电,放电的过程对电源内部芯片U1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调光线还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所述电容C1串接在调光线的输入端,电容C1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源内部芯片U1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调光线还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调光线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2,二极管D1、D2,所述电容C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GND线,所述电容C2的两端分别连接GND线以及二极管D1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调光线还包括稳压管ZD1,所述稳压管ZD1串接在二极管D1的输出端,稳压管Z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2远大于电容C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原有三根通讯线减少为2根,即不需要VDD(Vin)供电线,只有调光线和GND线,只两根线就实现了供电、PWM调光、模拟调光、通讯功能,降低了接线复杂程度;
2.在通信时电源可以通过调光线和GND线获取电压电流给电源内部电路供电,不需要VDD(Vin)供电线;
3.调光线在碰到电源输出高压线后不会对电源内部调光电路造成损坏,解决了电源厂家在电源生产过程中因产生调光线碰高压而造成电源拆机返修等问题;
4.成本低,不需要昂贵的专用防高压辅助器件或电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电路原理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结合附图1,一种能够防止高压损坏的电源及通信电路包括用于模拟输入、通信的调光线以及GND线。所述调光线包括电容C1、电阻R1以及整流滤波电路,所述电阻R1,电容C1依次串接在调光线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1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源内部芯片U1的输入端。其中,电阻R1起限流作用,在有些情况下电阻R1可以选择不用,电容C1起隔直流通交流作用,二极管D1、D2和电容C2起整流滤波作用。
其中,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2,二极管D1、D2,所述电容C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GND线,所述电容C2的两端分别连接GND线以及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容C2远大于电容C1。
结合附图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调光线还包括稳压管ZD1,所述稳压管ZD1串接在二极管D1的输出端,稳压管Z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恒派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恒派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22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