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大零件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2041.7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0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慧峰;杨艳龙;林开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大 零件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固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特大零件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加工工业作为传统老行业,在工厂中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传统的零件加工固定方式往往使用虎钳将待加工零件固定于机床进行加工。但当待加工零件体积十分巨大时,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压板对零件表面进行压紧,但这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容易使得待加工零件出现变形问题不符合加工标准,且对于需要零件表面加工时,压板固定就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灵活性强,可有效固定特大零件且使用方便的特大零件夹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特大零件的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夹持件、定位螺母和若干个夹紧螺母;定义所述夹持单元任一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中心上垂直开有一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与所述定位螺母相适配;所述与第一表面相垂直的相对面上开有若干个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夹紧螺母相适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夹紧螺母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螺纹通孔对称分布于固定通孔两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夹紧螺母相对于夹持件可伸出的长度为L,其中L的范围为 1cm~2c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件为长方体状,所述固定通孔一端向孔中心延伸有一定厚度的环状固定部用于对定位螺母进行限位,定义所述环状固定部的厚度为H,其中H的厚度范围为4mm~6mm。
作为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夹持单元为两个时,所述两个夹持单元相对设置以固定特大零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夹持单元为三个时,所述三个夹持单元呈“三角形”状设置以固定圆盘状特大零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夹持单元为四个时,所述四个夹持单元呈“四边形”状设置以固定四边形特大零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单元可根据具体工件大小做数量上的改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特大零件的夹持装置中灵活性强,可根据不同大型零件的大小和外形来增加夹具个数。
2、本实用新型一种特大零件的夹持装置可定位任何大小零件,尤其适用于特大零件在机床上的固定。
3、本实用新型一种特大零件的夹持装置在平面加工时相比于原有技术更有优势且对工件的保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特大零件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特大零件的夹持装置当夹持单元为两个时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特大零件的夹持装置当夹持单元为三个时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特大零件的夹持装置当夹持单元为四个时的工作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夹持单元10、夹持件11、定位螺母12、夹紧螺母13、第一表面14、固定通孔141、环状固定部142、螺纹通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请参考图1,实施例中,一种特大零件的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夹持单元10,所述夹持单元10包括夹持件11、定位螺母12和若干个夹紧螺母13;定义所述夹持单元10任一表面为第一表面14;所述第一表面中心上垂直开有一固定通孔141;所述固定通孔141与所述定位螺母13相适配;所述与第一表面14相垂直的相对两个面上开有若干个螺纹通孔15,所述螺纹通孔15与所述夹紧螺母13相适配。采用这样的结构灵活性强,可根据不同大型零件的大小来增加夹持单元10个数,且在平面加工时相比于原有技术中使用压板的方式更有优势且对工件的保护效果更好。
请参考图1,实施例中,定义所述螺纹通孔15的孔数为N,其中N的范围为2~4个,优选的,所述螺纹通孔15和所述夹紧螺母13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螺纹通孔15对称分布于固定通孔141两侧。定义所述夹紧螺母13相对于夹持件可伸出的长度为L,其中L的范围为1cm~2cm。采用这样的机构可以有效通过夹紧螺母13来固定大型零件,并且可以通过调节不同夹紧螺母13上的可伸出长度L来固定表面不规则的零件,灵活性高,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2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孔机
- 下一篇:一种车铣复合机伺服刀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