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长轴杆类工件高效校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1855.9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5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蔡新治;王小广;王金朝;苗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2 | 分类号: | B21D3/02;B21D43/0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长 轴杆类 工件 高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直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细长轴杆类工件高效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凸轮轴等轴杆类工件的生产加工中,对工件的同轴度均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这类工件的生产和加工作业中,均需一方面对工件的毛坯料进行矫正加工,另一方面对工件加工中存在同轴度缺陷的工件进行修复作业,针对这一需要,当前主要是通过矫正辊组,通过外力对需要矫正的工件进行挤压矫正作业,虽然可以满足消除工件同轴度误差的需要,但由于在进行改操作时,工件的加工性能相对较差,因此一方面造成了工件误差消除作业的工作效率低下且运行能耗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工件在消除同轴度误差过程中,易因外力变形而造成工件内部出现应力集中的缺陷,从而严重影响了工件同轴度误差消除作业工作质量,于此同时,当前也有一些通过对工件进行加热来改善工件加工性能的作法,但这种作法虽然改善了工件的加工性能,对对工件在高温状态下的抗氧化保护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工件的表面质量受损,严重时还会造成工件加工尺寸出现严重误差,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长轴杆类工件高效校直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长轴杆类工件高效校直装置,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使用及维护成本低廉,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定位能力和矫正整形能力,可对多种类型轴杆类工件进行同轴度矫正作业,另一方面在进行矫正作业的同时,可对工件的加工性能进行调节,提高矫正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可对工件在矫正过程中以出现的应力集中缺陷进行消除和对工件表面进行防氧化保护处理,从而达到提高工件同轴度矫正作业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细长轴杆类工件高效校直装置,包括定位底座、矫正辊组及制冷装置,其中定位底座上表面通过立柱设至少一个矫正辊组,立柱至少两个,并以定位底座中线对称分布在定位底座上表面两侧位置,且各立柱均与定位底座上表面呈30°—120°夹角,矫正辊组两端分别与立柱连接,且矫正辊组轴线与定位底座上表面平行分布,矫正辊组包括矫正辊、定位板、调节驱动机构、激光准直仪、高频加热线圈、引入板及引出板,其中定位板共两个并同轴分布,定位板上均布三条导向滑槽,导向滑槽环绕定位板轴线均布,且各导向滑槽轴线均与定位底座轴线对称分布,矫正辊共三条,并环绕定位板轴线均布,且各矫正辊两段分别通过滑块与定位板上的导向滑槽滑动连接,且三条矫正辊呈倒置的“品”字型结构分布,调节驱动机构安装在定位板上并分别与各滑块连接,激光准直仪共三个,安装在各定位板并分别与各矫正辊对应分布,且每条矫正辊与一个激光准直仪对应分布,且激光准直仪的光轴与矫正辊平行分布,激光准直仪的光路与矫正辊外表面间隙不大于3毫米,高频加热线圈若干,并均布各矫正辊表面内,引入板两端通过棘轮机构与定位板铰接,且引入板轴线与矫正辊轴线平行分布,且引入板位于最上方两条平行分布的矫正辊之间位置,且引入板下端面与最近的矫正辊辊面间保留至少5毫米隔离间隙,引出板包括承载槽和导向板,其中承载槽为“V”字型结构,并以位于最下方的矫正辊轴线对称分布,且承载槽内表面与矫正辊间间距不小于30厘米,承载槽两端与定位板连接,承载槽底部设出料口,出料口与矫正辊轴线平行分布,导向板位于出料口正下方,其侧表面通过悬臂与承载槽外表面连接,导向板与悬臂间通过棘轮机构铰接,并可环绕铰接轴进行0°—180旋转,制冷装置包括增压泵、介质存储罐及喷淋口,增压泵、介质存储罐安装在定位底座上表面,喷淋口若干并安装在承载槽出料口处,且各喷淋口轴线与出料口轴线垂直分布,介质存储罐通过导流管分别与增压泵和喷淋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为至少两节升降杆结构,且立柱末端与定位底座上表面通过棘轮机构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矫正辊组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则相邻的矫正辊组轴线相互平行分布,矫正辊组所对应的立柱间夹角为45°—90°。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气压缸、伺服电机及步进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矫正辊包括轴杆和轮体,所述的轮体至少两个,并通过轴杆相互连接,所述的轮体与轴杆间均同轴分布,且相邻轮体间另通过定位销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上设转动驱动机构,所述的转动驱动机构与矫正辊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1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