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张紧消能对接锁具及其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1752.2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岳超;邓建义;陈效星;洪习成;张一帆;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1F7/04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51219 | 代理人: | 曾祥坤 |
地址: | 618308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紧消能 对接 及其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和斜坡稳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防护网附属结构,尤其涉及边坡防护网的自张紧消能连接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其中大量的工程都是开山而建或傍山而建,需要进行边坡落石防护的工程越来越多;针对边坡落石治理,当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边坡主动防护系统,其将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边坡表面,以限制坡面岩体的风化剥落及崩塌,或将落石控制在小范围内运动。这种方法实施时需要柔性网覆盖整个坡面,耗材量大,同时落石易积累且清理不便,久之将给整个防护系统带来较大荷载,当荷载大于系统承力极限时,整个防护网便会脱落。另一种则为边坡被动防护系统,其由高强度金属格栅网、环形金属网、拉锚绳、钢柱、钢柱基座等构成防护区域的面屏障,将边坡落石拦截在防护网的底脚处。被动防护网需要消减边坡落石下坠能量,降低落石对防护网的冲击力。
现有技术消减落石冲击能量的方法有多种,如中国专利CN 104674686 A公开的一种边坡落石缓冲防护系统,如图8所示,其采用多重防护层叠加,每个防护层包括被动防护和减能缓冲两单元,其减能缓冲单元设置在被动防护网之前,减能缓冲单元由竖向钢柱和斜向钢柱及坡面形成的三角形组成。这种技术的结构复杂,需要设置专门的缓冲网,并且支撑绳与钢柱通过减压环连接,但减压环通过与固定件的摩擦力与自身形变提供消能能力,受固定件质量与装配工艺等因素影响,力学稳定性差;同时减压环与钢绳采用钢丝绳卡头连接,固定不方便。另外,还不能解决因为钢丝绳受气候及温度的影响导致钢丝绳长度发生变化而不能始终张紧,影响防护效果的问题。中国专利CN 204163087 U 公开了一种易修复式柔性被动防护网,如图9所示,其消能的方法是在钢柱的拉锚绳上设置一消能装置,该消能装置由多个串联或并联的减压环(交叉圆环)组成,减压环的缺点如上所述。又如中国专利CN 204185865 U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被动防护网的消能部件,如图10所示,其通过摩擦钢筒和多次缠绕在摩擦钢筒上的钢绳之间的摩擦生热消能。此种消能方式不能始终张紧,且钢绳缠绕安装不便。
另外,普通的端头锁具锁紧钢丝绳后无法调整钢丝绳连接处的长度,造成对安装调试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张紧、可消能、可对接的用于防护网的自张紧消能对接锁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张紧消能对接锁具,所述锁具包括能拆卸连接的上锁具和下锁具,所述上锁具上设置有螺杆,所述上锁具和/或下锁具中间具有容置腔,所述下锁具底部具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中心孔;在所述容置腔内具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与所述中心孔之间设有消能环;所述弹簧顶部设有用于紧固钢丝绳的紧固部件。
优选的,所述上锁具和下锁具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锁具和下锁具的连接方式为卡接。优选的,所述上锁具直径大于下锁具直径,上锁具上设置有内螺纹,下锁具上设置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的消能环为铝制消能环,形状可以为薄圆筒形,在强大外力作用下会溃缩形变消能。
优选的,所述螺杆外表面上径向方向相对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凹槽:所述上锁具外表面上径向方向相对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凹槽;所述下锁具外表面上径向方向相对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凹槽。
所述的紧固部件设置有供钢丝绳穿过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钢丝绳直径的两倍,宽度大于或等于钢丝绳直径;紧固部件沿条形孔长度方向一侧设有紧固钢丝绳的紧固螺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张紧连接结构,钢丝绳依次穿过所述中心孔、消能环和弹簧,从紧固部件一面穿过条形孔,折弯后从紧固部件另一面穿回所述条形孔,利用紧固螺钉固定钢丝绳,螺杆与固定或非固定连接件实现连接。
优选的,两个自张紧消能对接锁具的螺杆连接到花篮螺栓的两端,通过花篮螺栓完成对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1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