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破冰造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1544.2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8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贺鑫;朱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鑫 |
主分类号: | F25C3/04 | 分类号: | F25C3/04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冰造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破冰造雪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造雪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传统的高压水与空气在双进口喷嘴处造雪。其工作流程是,来自高压水泵的高压水与来自空气压缩机的高压空气在双进口喷嘴处混合。利用自然蒸发和空气出喷嘴后的体积膨胀带走热量而使雾滴凝固成冰晶。但存在的问题是雾滴越小,其蒸发量越大,水的损失越多,造雪效率越低。此外,只能在冰点以下工作,对外界环境温度的依赖性很强,造雪效率低。且造雪机造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水,但是由于水源的限制,并不能为造雪机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因此造成了使用不方便限制太多。
另一种是制冰装置生产出片冰,然后以片冰为原料造雪。其工作流程是,先通过制冰装置将水制成片冰,再通过破碎装置把已经造好的片冰粉碎成粉末,最后把粉末状的冰晶通过空气输送系统送出。该方式造雪系统复杂,通常采用滚筒齿式碎冰机将片冰先破碎、再通过风机排出,且无法控制生成颗粒物的大小,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效率低下,排出的雪的颗粒大小不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破冰造雪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满足同时将片冰破碎和排放、造雪效率低、生成颗粒物大小不一不能满足滑雪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破冰造雪装置,包括造雪机构,造雪机构包括造雪腔体,造雪腔体内穿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上且位于造雪腔体内部同轴安装有叶轮,造雪腔体上开设有进冰口,造雪腔体上、且对应叶轮侧面的位置上设置有吹雪管;
进冰口用于装入片冰;连接轴上连接有动力传动机构,并在其作用下带动叶轮转动,以冲击片冰生成冰晶;叶轮转动时的线速度为200km/h-300km/h;吹雪管用于排出冰晶。
进一步地,吹雪管的方向与其位置对应的叶轮切线方向相一致。
进一步地,进冰口连接有漏冰斗,漏冰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片冰进入的漏冰部。
进一步地,叶轮上的叶片朝向漏冰斗方向,每个叶片上均设置有多个突起部。
进一步地,片冰为不含盐类化合物的片冰,且片冰的直径≤60mm、厚度为1.5mm-2.5mm、含水量<10%、温度为-15℃~-2℃。
进一步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连接有用于控制其转速的控制面板;造雪机构、电机均安装在底座上,底座、造雪机构和电机均处于多个侧面包围板形成的空间的内部;吹雪管所对应的侧面包围板上开设有用于吹雪管穿出的孔。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侧面包围板上开设有侧门,侧门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地,每个侧面包围板的顶部均与同一顶板连接,顶板上开设有用于露出漏冰部和控制面板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造雪腔体及叶轮,并在叶轮上的叶片上增加突起部,通过叶轮带动叶片在造雪腔体内将片冰破碎成冰晶,并通过叶轮旋转过程产生热量进一步辅助将冰破碎,同时通过转动的叶轮和叶片使造雪腔体内增压,将产生的冰晶抛射出造雪腔体,将破碎、排放过程合二为一,不仅节省了能量的消耗,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且本实用新型中不依赖工作空间的湿度和温度,相对于现有产量30m3/天,本实用新型的产量可达60m3/h,且构造简单,降低了损耗及后期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破冰造雪装置未安装侧面包围板和顶板状态下的一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破冰造雪装置未安装侧面包围板和顶板状态下的另一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破冰造雪装置的安装侧面包围板和顶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破冰造雪机的造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漏冰斗,2.吹雪管,3.连接轴,4.叶轮,5.叶片,6.电机,7.第一传动轮,8.第二传动轮,9.控制面板,10.侧面包围板,11.顶板,12.底座,13.固定座,14.进冰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破冰造雪装置,如图1、图2所述,包括底座12,底座12的上下表面均可以安装减震层,底座12不仅可以起到固定作用,而且还能在破冰造雪装置工作时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能有效增加破冰造雪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鑫,未经贺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15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制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木材捆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