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一体化冷热交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0927.8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9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钢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03 | 代理人: | 张希宇 |
地址: | 113006 辽宁省抚***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一体化 冷热 交换 系统 | ||
1.一种建筑一体化冷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室外的能量机、室内的需冷设备和需热设备;所述能量机内设置有:两位八通换向阀、储液罐、交叉式能量交换器和至少两台压缩机,其中,两台所述压缩机均与所述交叉式能量交换器和所述两位八通换向阀连接,在所述压缩机与两位八通换向阀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储液罐;所述需冷设备和所述需热设备的冷媒介质输入端和输出端与两位八通换向阀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式能量交换器上设置有两组位置相近的换热管,两组所述换热管分别与两台所述压缩机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壁厚在2mm以上,内径在1-20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结构壁内铺设有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进口和出口通过分歧箱与所述两位八通换向阀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结构壁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基层、保温层、节能层、辅助加热层、功能层和装饰层,所述功能层中铺设有金属网,所述毛细管固定在所述金属网上,功能层的其余空间由蓄能材料填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结构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需冷设备上的蒸发器和所述需热设备上的冷凝器连接的端口。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结构壁包括:墙壁、地板和顶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交换系统内流动的冷媒介质为R22、R410A或CO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设置多个所述需冷设备和所述需热设备时,需冷设备的冷媒介质输入端和输出端并联接入需冷设备主管路后,由需冷设备主管路与所述两位八通换向阀连接;需热设备的冷媒介质输入端和输出端并联接入需热设备主管路后,由需热设备主管路与两位八通换向阀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钢,未经李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09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约型电机用转轴养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挡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