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轨道式电缆放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0778.5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彬;江龙;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00 | 分类号: | H02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3 | 代理人: | 胡毅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轨道 电缆 放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轨道式电缆放线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业施工现场,电缆敷设尤其是大电缆敷设时,一般采用钢管通过人力或者起重设备将电缆盘架设到三叉支架上,然后摇动电缆盘进行电缆敷设,这种敷设电缆的方式不仅费力,而且还会由于电缆支架两端高度不一致导致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向低的一端倾滑,造成电缆敷设过程中需不断调整电缆盘的位置,影响电缆敷设的效率。
因此传统电缆敷设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传统敷设方式费力;
2)传统敷设方式需要调整两侧高度,敷设过程不方便;
3)传统敷设方式效率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力、敷设方便和效率高的电缆放线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轨道式电缆放线架,包括两个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两段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槽钢、位于所述支撑槽钢前端的工作面板和位于所述支撑槽钢末端的竖向支撑槽钢,所述工作面板与水平面夹角α为10°~20°,所述支撑槽钢之间设有若干辊道。
优选的,所述辊道两端设有圆形通孔且辊道轴心线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支撑槽钢上设置有若干穿插孔,所述两段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槽钢的对应穿插孔穿有高强丝杆,所述高强丝杆适配于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高强丝杆一端为螺母、另一端为手握式圆弧把手。
优选的,所述高强丝杆为高强半螺纹丝杆,其两端带螺纹,中间部分不带螺纹。
优选的,所述工作面板与水平面夹角α为15°。
优选的,所述支撑槽钢末端两侧还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所述工作面板为平面或由两侧向内凹陷的弧面。
优选的,所述工作面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层或工作面板上部设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式电缆放线架包括两个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两段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槽钢、位于所述支撑槽钢前端的工作面板和位于所述支撑槽钢末端的竖向支撑槽钢,所述工作面板与水平面夹角α为10°~20°,所述支撑槽钢之间设有若干辊道。该方案的支撑槽钢和竖向支撑槽钢共同组成稳定的支撑平台,两个支撑平台高度相同使得更稳定,不至于两侧高度出现偏差;工作面板与水平面倾斜可以方便将电缆盘推至辊道上,辊道位置可以调整,不但提高了敷设效率,同时增加了适应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式电缆放线架带有高强丝杆,高强丝杆一端为螺母、另一端为手握式圆弧把手,所述高强丝杆为高强半螺纹丝杆,其两端带螺纹,中间部分不带螺纹。该方案的高强丝杆起到支撑辊道的作用,螺母和圆弧把手便于更换高强丝杆固定位置,从而调整辊道的位置;高强半螺纹丝杆两端带螺纹,中间部分不带螺纹,有利于辊道接触面的光滑,使得敷设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工作面板与水平面夹角α为15°为最优选择。
进一步的,支撑槽钢末端两侧还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固定孔。该方案在敷设重量较重的电缆盘时能够将支撑平台通过连接耳固定在地面,防止支撑平台跑偏,进一步提高了敷设效率和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面板为平面或由两侧向内凹陷的弧面。平面的方案制作简单,弧面使得在敷设过程中电缆盘两侧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趋于中心移动,使得敷设更稳定,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工作面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层或工作面板上部设有防滑垫。该方案增加了防滑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敷设稳定性、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新型轨道式电缆放线架主视图。
图2为新型轨道式电缆放线架俯视图。
图3为新型轨道式电缆放线架侧视图。
图4为新型轨道式电缆放线架使用状态图。
图中:1.辊道,2.支撑槽钢,3.高强丝杆,4.穿插孔,5.工作面板,6.螺母,7.手握式圆弧把手,8.竖向支撑槽钢,9.电缆盘,10.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0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式内窥镜活检钳
- 下一篇:一种手动磨痂器、磨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