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溢阀及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0433.X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2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高明;胡玉梅;彭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逗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22 | 分类号: | A61M39/22;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甘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溢阀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溢阀及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止溢阀是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重要部件,分为2种,一种是机械式止溢阀,另一种是遇水封闭止溢阀。其中,遇水封闭止溢阀在干燥的状态下是通气的,而在遇水时,孔内的封闭剂快速膨胀堵塞孔道,使水不能通过。遇水封闭止溢阀和机械式止溢阀相比较而言,前者结构简单,成本低,还可以阻隔细菌,因而成为现在的主流应用。
但是遇水封闭滤芯止溢阀最大的缺点是对潮湿空气的耐受度差,主要原因是潮湿空气中的水分通过止溢阀,逐渐使止溢阀中封闭剂膨胀阻塞了多孔结构。举例来说,标称容积2000ml的引流袋,当废液容积到1500ml左右时往往就由于止溢阀堵塞不能继续使用了。另一个缺点是不耐受废液中的气泡。医疗废液除血液、痰液、尿液外,还有一些消毒液。这些液体在抽吸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当气泡接触到止溢阀,会迅速导致止溢阀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止溢阀及负压引流装置,旨在提高遇水封闭止溢阀的抗潮湿和抗气泡接触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止溢阀包括止溢层和疏水层,所述止溢层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和侧部围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疏水层由疏水的过滤材料制成且设置在所述底部背离所述空腔的端面,所述止溢层由遇水封闭的过滤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侧部的外表面也设置有所述疏水层。
优选地,所述止溢层为圆桶形。
优选地,所述疏水层整体形成圆桶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疏水层由疏水多孔塑料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止溢层的厚度为2-8mm。
优选地,所述疏水层的厚度为0.1-4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负压引流装置,所述负压引流装置包括集液袋和上述任一项所述止溢阀;所述集液袋顶部设置有封盖,且所述封盖上设置有引流管接口和负压吸引接口;所述止溢阀设置在所述负压吸引接口处。
优选地,所述止溢阀设置在所述集液袋内,所述止溢阀的开口与所述负压吸引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止溢阀保护套,所述止溢阀保护套设置在所述止溢层侧部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将现有的单层遇水封闭止溢阀改为双层或部分结构改为双层。内层为止溢层含封闭剂,靠近废液侧的外层为疏水层。通过外层的疏水作用来提高遇水封闭止溢阀的抗潮湿和抗气泡接触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潮湿气体和气泡对止溢阀的影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止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止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逗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逗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0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