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色金属冶炼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0322.9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8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王瑞;张爽;杨晓光;李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莉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32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色金属 冶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冶炼炉。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冶炼是把有色金属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过程。用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获得金属单质。《中国稀土金属冶炼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全国从事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的企业有200多家,已能生产单一稀土氧化物、单一稀土金属、稀土盐类、稀土合金、稀土功能材料等400多个种类、近千个规格的稀土产品,而且不断向高附加值、精细化、深加工产品及下游应用产品延伸。随着我国新材料、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稀土金属冶炼行业发展前景看好。
现有技术中的冶炼炉生产会产生大量废气,这些废气会污染大气造成酸雨,而且冶炼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中相当一部分热量会从炉体扩散出去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有色金属冶炼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有色金属冶炼炉,包括炉体和空气源,所述炉体包括还原腔,所述还原腔的顶部设有废气管和进料斗,所述还原腔底部设有废渣口和铁水口,所述还原腔侧面设有延伸到还原腔内部的一对加热电极,所述炉体还包括加热腔和保温腔,所述加热腔设在保温腔内且加热腔与保温腔之间留有夹层,所述还原腔设在加热腔内且还原腔与加热腔之间留有夹层,所述加热腔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废气管的端部连接有废气回收装置,所述废气回收装置包括过滤室和吸收池,所述过滤室设在废气管上,所述废气管的端部延伸到吸收池的底部,所述吸收池的顶部一侧连接有送气管道,所述送气管道的端部连接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设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延伸到加热腔与还原腔之间的夹层内,所述空气源通过两根空气管道分别与燃烧室和还原腔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收池的顶部设有碱室,所述碱室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吸收池内部连通且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吸收池内设有酸碱度传感器,所述吸收池侧壁上设有PLC控制器,所述酸碱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电磁阀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外接电源。
优选的,所述过滤室内设有过滤网和活性炭吸收层,所述过滤室侧面开设有活动门。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与保温腔之间的夹层内填充有保温海绵层或石棉层。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上设有限压阀。
优选的,所述吸收池的底部一侧设有废液口,所述废液口上设有水阀。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色金属冶炼炉,有益效果在于:废气经过滤净化处理后在进入燃烧室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输送到加热腔内对还原腔进行辅助加热,有效回收利用了能源,防止污染物直接排放,还设有保温腔,有效减少热量发散,本实用新型清洁环保、且减少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色金属冶炼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色金属冶炼炉的废气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色金属冶炼炉的炉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体1、废气管2、废气回收装置3、还原腔4、送气管道5、燃烧室6、进气管道7、空气管道8、空气源9、过滤室10、碱室11、电磁阀12、吸收池13、废液口14、进料斗15、废渣口16、保温腔17、铁水口18、加热电极19、加热腔20、排气口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有色金属冶炼炉,包括炉体1和空气源9,炉体1包括还原腔4,还原腔4的顶部设有废气管2和进料斗15,还原腔4底部设有废渣口16和铁水口18,还原腔4侧面设有延伸到还原腔4内部的一对加热电极19,加热电极19向还原腔4内提供热量,维持还原腔4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炉体1还包括加热腔20和保温腔17,加热腔20设在保温腔17内且加热腔20与保温腔17之间留有夹层,加热腔20与保温腔17之间的夹层内填充有保温海绵层或石棉层。还原腔4设在加热腔20内且还原腔4与加热腔20之间留有夹层,加热腔20的顶部设有排气口21,排气口21上设有限压阀。废气管2的端部连接有废气回收装置3。保温腔17起到减少热量发散的作用,加热腔20内部充入热气起到对还原腔4的辅助加热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莉,未经李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03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涂料造粒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