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往复进动式潜油电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9945.4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金武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金鑫冷暖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12 | 分类号: | F04B47/12;F04B53/16;F04B5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往复 进动式潜油电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往复进动式潜油电泵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低渗透油田,油层跨度大,储层丰度低,不能单独作为一套层系开发的油井,一般采用双泵分层合采或笼统采油工艺。采用双泵分层合采油液,存在投资大的问题,采用笼统采油工艺存在油层压力系统互相干扰的问题。
近年来,采油机械领域研发出一种将动力装置和抽油泵结合为一体的新型采油装置—数控往复式潜油电泵装置,与传统抽油设备比较,具有节能、降耗、作业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应面广等优点,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尚存仔如下缺点和不足:1、动子和定子、柱塞与泵筒之间的摩擦存在不均匀性,不但增加了运动阻力,也加剧了设备的磨损;2、动子和定子、柱塞与泵筒之间的径向间隙存在不均匀性,导致抽油泵在运行过程中,砂卡易出现在间隙小处,而现有的动子与定子、柱塞与泵筒之间单纯的直线运动并不利于改变被卡砂粒的受力环境。3、单纯直线往复运动不利改善由于下述原因引起的磁场和磁力线的不均匀性:a、定子铁芯结构的不均匀性。b、动子和定子在受力状态下轴向不同心性;4、由于在定子的下端设置平衡筛管,在运行中,油液中下行的砂粒被平衡筛管挡住不能排出,时常发生砂粒在此堵塞的故障,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往复进动式潜油电泵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往复进动式潜油电泵装置,包括动子轴、套接在动子轴上的滑动轴套、设置在定子外壳内的定子以及设置在动子轴下端的电子外壳,其技术要点是,在滑动轴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沿动子轴周向分布的斜导槽,在电子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滑槽,斜导槽与滑槽一端连通形成排渣通道,滑槽的另一端作为进出液口;在滑槽上还滑动连接有推动渣滓运动的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电子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条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滑槽沿电子外壳的半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滑槽为螺旋升角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往复进动式潜油电泵装置,在滑动轴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沿动子轴周向分布的斜导槽,斜导槽与电子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的滑槽一端连通形成排渣通道,该结构显著改善运行过程中动子和定子、柱塞与泵筒之间的径向间隙均匀性,防止发生砂卡;显著改善动子和定子、柱塞与泵筒之间摩擦的均匀性,降低运动阻力,减少设备的摩擦,使潜油电泵装置各种摩擦副间受力合理,减少设备的摩擦;提高磁场和磁力线的均匀性,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该结构还在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推动渣滓运动的滑块,消除动子下行时受阻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往复进动式潜油电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旋升角滑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导套内表面设置的斜导槽结构示意图,(a)为斜导槽结构示意图;(b)为斜导槽的俯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定子外壳、2动子铁芯、3全封闭永磁单元、4动子轴、5滑动导套、6定子线圈、7定子铁芯、8电子外壳、9动子底座、10滑块、11进出液口、12油管螺纹接头、13滑槽、14斜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图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往复进动式潜油电泵装置,在动子的动子轴4上组装有间隔设置的动子铁芯2和全封闭永磁单元3、在动子轴4上还套接有滑动轴套5和定子外壳1,设置在定子外壳1内的定子由定子线圈6和定子铁芯7组成,在动子轴4下端的电子外壳8上还设置有两条滑槽13,本实施例中的滑槽13为螺旋升角滑槽,两条螺旋升角滑槽沿周向均布,每条螺旋升角滑槽沿电子外壳8的半周设置。在滑动轴套5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沿动子轴4周向分布的斜导槽14,斜导槽14与螺旋升角滑槽一端连通形成排渣通道,螺旋升角滑槽的另一端作为进出液口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金鑫冷暖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市金鑫冷暖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9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疗仪及其鼻管道
- 下一篇:采棉机液压变量泵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