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延度试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9773.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0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凯;吴源锋;廖军;曹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延度试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道路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沥青延度试模。
背景技术
道路工程主要包括道路网规划和路线勘测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道路排水工程等。沥青路面可以满足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等要求,路面还具有足够的抗滑能力,所以世界各国高等级公路大多采用沥青路面。在我国,沥青路面被广泛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是我国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形式。因此运用正确的试验手段和方法、先进的仪器设备准确测试沥青的各方面的物理力学性能尤为重要。沥青的低温性能与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有密切的关系,沥青的低温延性与低温脆性是重要的性能,多以沥青的低温延度试验和脆点试验来表征。沥青的延性是指当其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是沥青内聚力的衡量,通常是用延度作为条件延性指标来表征。延度试验方法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 0605-2011执行。
在多次重复各种沥青延度试验后,发明人发现现有延度试模也有刮模不方便和刮模不准确等不足之处,导致测试结果误差较大或者中途中断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延度试模,其能够方便试验者准确安全刮模,减少因刮模带来的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性,有助于在工程中正确选用沥青标号及品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延度试模,其包括底模和上述的沥青延度试模,这里的沥青延度试模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者使用的便捷性,减少因刮模带来的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沥青延度试模,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两个侧模位于两个端模之间。两个端模和两个侧模围合成形成容纳空间。两个端模远离容纳空间的一端具有贯穿的安装孔。侧模具有与端模锁定以限制两个端模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的锁定状态和脱离端模的解锁状态,侧模的锁定状态由设置在侧模上的第一锁定部和设置在端模上的第二锁定部配合维持。
这样的沥青延度试模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两个侧模位于两个端模之间。两个端模和两个侧模围合成形成容纳空间。同时侧模具有与端模锁定以限制两个端模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的锁定状态和脱离端模的解锁状态,侧模的锁定状态由设置在侧模上的第一锁定部和设置在端模上的第二锁定部配合维持。这样就使得端模不能再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沥青试样装满两个端模和两个侧模围合成形成容纳空间时,不会出现有技术中端模发生位移而使得试样的形状发生变形,进而保证了试验的精度;同时,因为锁定状态时,端模不能再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进一步,端模与侧模为可拆卸连接,这样就使得刮模时端模和侧模的之间不会发生位移,也就改善了因为端模位移影响试验精度的情况,对保证试验精度也有改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锁定部为设置在侧模长度方向两端的嵌入部,第二锁定部为设置在端模端部的凹陷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嵌入部位于侧模长度方向的端部,当嵌入部与凹陷部镶嵌配合时,端模内表面与侧模内表面平滑过渡。
一种沥青延度试模,其包括底模和上述任意一种的沥青延度试模。两个端模沿底模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在底模上,两个侧模沿底模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在底模上。侧模还具有与底模限位锁定以使侧模不能沿底模长度方向移动的限位状态和脱离底模的活动状态,侧模的限位状态由设置在侧模上的第一限位部和设置在底模的上的第二限位部配合维持。
这样的沥青延度试模,与上述的沥青延度试模大体一致,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沥青延度试模还包括底模,两个端模沿底模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在底模上,两个侧模沿底模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在底模上。侧模还具有与底模限位锁定以使侧模不能沿底模长度方向移动的限位状态和脱离底模的活动状态,侧模的限位状态由设置在侧模上的第一限位部和设置在底模的上的第二限位部配合维持。这样的沥青延度试模将底模、端模和侧模整合为一体,这样进一步保证了倾倒沥青试样的时候,端模和侧模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同时刮模时可以双手按着底模即可完整、准确地完成刮模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侧模上的凹槽。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底模上的嵌入部,嵌入部与第一限位部的凹槽配合以限制侧模沿底模长度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嵌入部为固定设置在底模上的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嵌入部为可活动地设置在底模上的活动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嵌入部为螺栓,螺栓与底模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9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力工具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远传型安全工具柜